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见[口垔]罗那条。(CBETA註:疑為见堙罗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雪山伽王那兰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大目犍连舍利弗。摩诃迦旃延波多。阿难陀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复又菩萨万八千。皆得不退转陀罗尼辩才。如是等恒河沙数众中转大法轮。尔时迦夷城宫内使。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波斯匿王使我咨...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 三藏不空译 / 1736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又名妙音天,辩才天之异名。梵名萨囉萨筏底Sarasvati,大日经疏十曰:「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乾闥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萨嚕萨筏底曳,即美音之名也。」大日经义释七曰:「美音天亦名辩才天。」见[大辩才天]条。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上,夏坐安居,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能为其母,九十日中,住忉利天。” 佛言:“非但今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0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Sahā,又作沙訶,娑訶楼陀。新云索訶。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眾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眾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為叁恶五趣杂会故也。此為叁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梵语叁昧Samaya,一译正受。叁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如明镜之无心现物也。大乘义章十叁曰:「离於邪乱故说為正,纳法称受。」探玄记叁曰:「纳法在心名為正受。」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巡僧堂也,此有数种:一住持之巡堂(入院,旦望之茶,坐禪),二大眾之巡堂(叁八念诵),叁首座之巡堂(坐禪,大座参,结制),四维那之巡堂(圣节),五参头之巡堂(掛搭),六都寺之巡堂(库司汤),七知事之巡堂(结制,旦望茶),八请客烧香之巡堂(方丈茶),九沙弥之巡堂(...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Niṁba,又作任婆,赁婆。树名。玄应音义二曰:「絍婆,古文任同。如林如深二切,树名也。叶若可煮為饮,治头痛也。如此间苦楝树也。」同二十四曰:「赁婆果,女鴆反,形如此苦楝树也。」俱舍颂疏业品六曰:「从赁婆种赁婆果生,其果大小,如苦楝子,其味极苦。」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Rākṣasa,又具曰罗剎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ākṣasi)。恶鬼之总名也。译為暴恶可畏等。按罗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剎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剎女。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綺画,宝饰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二曰:「毘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毘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叁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為青色,水以鬱金香為赤色水,丘际香為白色水,附子香為黄色水,安息香為黑色水,以灌佛顶。」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叁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箇俗汉,遂令遣去,烧却庵。见五灯会元六。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又曰塔印,有二种:一以外五鈷印為率都婆印。十八道钞上曰:「又於一印有异名,外五鈷印,瑜祇经说率都婆印。」瑜祇经拾古钞上曰:「五部塔印指五鈷。」又以大慧刀印為率都婆印,亦名无所不至印。十八道钞上曰:「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叁印同印异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闍梨观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慈明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明乘闲必至彼。一日罢粥当参,久不闻槌鼓。杨岐為监寺。曰:今日当参,何不击鼓?云:和尚出未归。直往慈处,见明执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当参,大眾久待,以何不归?明云:儞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东西去。杨岐以笠子盖头上行数步,明大喜...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海中有一国名私诃叠,中多出珍宝唯无石蜜。时有贾人,持五百余车石蜜往,念欲上王,所得赏报必胜市卖,便以石蜜置王宫门,作事自陈。如是月日之中无有问者,恚曰:“彼王亦是人,我亦是人,眼耳鼻口四大俱尔,乃不可得一见与言语也。何则?王福德胜人故也。吾亦当作功德,当令王不...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774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统辖天下僧徒之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后魏皇始中赵郡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开演法籍。太祖徵為沙门统,言多鬼愜,供施甚厚。」又曰:「详究魏文帝,勅曇曜為沙门都统,乃自曜公始也。曜即帝礼為师,号昭玄沙门都统,译净土叁昧经并付法藏传等,是此师也。」师传出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作相轮塔者俗称也。樘者柱也,不作塔,仅形容塔上之九轮而立幢柱者。梵名计都Ketu,译曰幢,相。幢与[相]同义故也。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曰:「今為汝说相轮樘中陀罗尼法。」菩提心义十曰:「金光明云南方宝相,新译经云宝幢,幢相同是鸡都。例如旧云信相,新云妙幢。」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Sahā,又作娑訶、索訶,世界名,见[娑婆]条。 又(术语)Svāha,又作莎訶、娑訶,是惊觉义,又警发义也。见[苏波訶]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Piśācā,又作毘舍遮,辟舍柘,毕舍遮。持国天所领鬼之名称。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颠狂鬼也。」同二十四曰:「毕舍遮,旧经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义下曰:「毘舍闍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臺有西域书。叁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Takṣaka,龙王名。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怛索加,都达反,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释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
《三藏法数》 / 158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又作乾陀、乾驮、健达。译曰赤色、黄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袈裟野Kaṣāya,译為赤色。」章服仪曰:「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乾陀之色。」(Kanthā或Kanṭaka)。 又(物名)译曰香Gandha,大日经...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坐於针之锋端而听法也。法苑珠林叁界篇:「色界诸天下来听法,六十诸天共坐一锋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碍。」智度论:「叁徧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又云香音神。八部眾之一,乾闥婆神Gandharva食香,从身放香,故云香神。玄应音义叁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又作乾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乾闥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佛在世,有小儿与兄㛐共居,儿日日至佛所受经戒,兄㛐谏不止。后取儿牵抱之,以杖捶之言:“佛比丘僧当救汝。”儿啼呼恐怖,自归三尊,则得须陀洹道,乘佛威神,便与木抱缚相随俱飞去,出壁入壁出地入地自在所为。兄㛐见之,惶怖叩头悔过,儿便为兄㛐说善恶之行,俱到佛所受戒。佛则...
《旧杂譬喻经》 /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 136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愚者之异名。世间最胜者,无过於天。指至愚為天,犹指贫人而呼為富者,指痴钝而呼為聪明,调弄之辞也。此痴天当怜之,故云天爱。又一说,其人愚痴无所取,但為天所爱,仅得自存,故云天爱。唯识枢要上末曰:「天爱者,梵云没劫Moha,此名為愚。愚有叁名:一、提婆Deva,此云天。二...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元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十人,同知副使僉院各二人,同僉院判各叁人,参议经歷各二人,都事叁人,照磨管勾各一人,僧俗并用。二十六年,置断事官四人。以后增省不一。至天歷...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阿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於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陨,復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於天上,復见天上有大火聚。徧空炽燃,而堕於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洹精舍坐夏安居,时阿难陀于日中分食毕收钵,与诸比丘共诣林间,经行往来宴坐消息,乃相议曰:“今佛世尊出兴于世,甚为奇特,第一希有,于诸众生多所饶益。今此上首憍陈如等五大比丘,最初遇佛成等正觉,趣鹿野苑说四谛法,先得悟解。种何善本?有何因缘?初转...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831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指印度。印度国土之义。出生义曰:「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梵网经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不背诵。」肇论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Laṅ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為本经叁译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义,佛入此山说法,故名入,新译云入楞伽经者是也。宝字乃译人添加,因楞伽宝表经义之无上宝也。或言阿者,无也,跋多罗者,上也,阿跋多罗宝即无上宝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叁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叁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於苏,走金...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禁。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弃家去作沙门。随师在山中。从师学法。精进不懈。年八岁。便得四通。一者眼能彻视。二者耳能彻听。三者能飞行变化。四者自知宿命。所从来生。坐自思念。即见先世宿命所更。为五母作子。时即还自笑。师问言。若何以笑。我...
《五母子经》 / 吴优婆塞支谦译 / 606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毘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梵语韦陀,华言智论,即婆罗门所作邪论也。以世间之智,造养生等书,而有四种不同,故名四韦陀典。其书不曾传至东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阿由,梵语阿由,华言方命,亦曰寿。谓养生缮性之书也。(缮者,治也。) 二、殊夜,梵语殊夜(无翻),谓祭祀祈祷之书也。...
《三藏法数》 / 176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又作犍闥婆城、犍闥缚城、巘达嚩城。译寻香城、蜃气楼。乐人名為乾闥婆,彼乐人能幻作楼阁以使人观,故名之為乾闥婆城。而现於空中之蜃气楼类是,故亦称為乾闥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实无也。智度论六曰:「犍闥婆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
《佛学大辞典》 / 401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香水之海。围绕须弥山之内海,尽香水也。此有二:一莲华藏世界之香水海。华严经八曰:「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探玄记叁曰:「為异彼染士咸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无心,谓无分别识心也。非全无心,但分别识心不行,故言五位无心也。 一、睡眠,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闷绝,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
《三藏法数》 / 256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旧称耆闍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鷲,鷲头,新译鷲峰,鷲臺。又称灵山,灵岳,鷲岳。山形似鷲,名又以山上鷲鸟多,故名。摩竭陀国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山周围如城郭,是為摩竭陀国之旧都。自此东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毘婆娑罗王之新都也,自此东北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相传其城绕酆都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发诸殿各狱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画像而言,性灵集七曰:「龙猛菩萨龙智菩萨真影等都二十六幅。」教行信证六末曰:「图画真影。」又真身之影现也。承远和尚碑(韵府)曰:「胜缘既结,真影来影。」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与[直裰]同。传灯录曰:「普化谓市人乞我一个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诗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苏辙孔平仲惠蕉布诗曰:「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按,说文,[袖-由+毒],衣躬缝也。集韵云:或作[袖-由+篤],[袖-由+督]。又周礼疏,中央為督,所以督率两...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Ka 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都。旧称迦毘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毘罗卫国,或曰迦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毘罗婆苏都]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世尊昔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常愁忧悲慟。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都尽。常悲梦闻其佛说法消除心垢,而入清净定,即捨妻子入山苦行,自慟哭我不遇佛,不见法僧,何由修佛道?天神下教之,使东行。常悲随教东行,数日即止。上方有佛飞来其前,菩萨见佛,...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