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叁世為金刚萨埵之忿怒身,故其望大日如来时,以大日為自性轮身,以萨埵為正法轮身,以降叁世為教令轮身。故以萨埵之正法轮身,归於大日之自性轮身,则降叁世明王,即大日之忿怒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佛告阿难陀过去七佛正遍知者。亦复随喜宣说佛母明王真言汝当受持。微钵尸如来正遍知者。亦随喜宣说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一)阿啰奶(二)迦啰奶(三)么奶(四)么娜你袜驮宁(五)阿(上)嚩㘑(六)舍嚩㘑(七)睹㘑睹㘑(八)母㘑母㘑(九)舍嚩㘑(十)钵啰拏(二合)舍嚩㘑(...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7652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无量力神通无动使者(底哩叁昧耶不动念诵法),不动尊(同上,又,立印轨,大日经一,同经七,同疏九),大威怒王圣者无动(立印轨),无动尊(同轨大日经七),(同轨),不空圣者无动威怒(同轨),圣无动(同轨),无动使(同轨),无动大威怒金刚(同轨),不动使者(五佛顶经...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小乘教中无祈祷之法,大乘显教中如金光明经仁王经虽有其意,而修法之仪轨不全备,独於大乘密教则全。其法随事千差万别,而要不过於四法。四法者,一息灾法,二增益法,叁敬爱法,四调伏法(建立轨秘藏记)。佛菩萨明王诸天等各有本誓,应其本誓而修法,故感应不空,是谓之祈祷。案...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卷。赵宋法护译。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Avīci,又作阿鼻旨。译曰无间。无间地狱是也。涅槃经十九曰:「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间无暂乐,故名无间。」受苦无间断之义。八大地狱之一。是最苦处。极恶之人堕之。法华经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狱。」俱舍论世间品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止观一曰:「药王烧手,普明刎颈。」观音玄义下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见[须陀须摩]条。 又仁王经谓此王為斑足王所捉,请七日之间还国修仁王...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真言行者,结印契诵真言守护所修之法也,又护身结界,以辟除恶魔也。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曰:「凡欲念诵,先须护身结界澄想。」苏悉地羯罗经供养品曰:「若作诸法,遂乃忘作护持法,则令使魔兴。欲除魔故,速应诵持当部明王真言,将护自身,一切魔障不得其便。如上备作护身结界及...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曰东净。谓禪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為东司。实讹言也。杂谈集七曰:「乌芻沙摩之真言,可於东司特诵咒,此為别段之事,不动明王之垂迹,号為不净金刚。东司不净之时,鬼若有恼人之事。则彼有守护之誓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十大明王之护法神也。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所谓毘首羯摩、劫毘罗、法护、眉目、广目、护军、珠贤、满贤、持明、阿吒缚俱。」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Vajra-Pāramitā,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上首。是与转法轮菩萨异名同体。金刚者,金刚之宝轮,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手持金刚轮,转不退之法轮,以标令眾生到彼岸也。此菩萨之忿怒身為不动明王,即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也。秘藏记末曰:「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篋,右手...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不动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叁阿耨达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乌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罗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刚杵,故名金刚童子。见八大童子义轨。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Manuṣyarudhira,摩努沙為人,嚕地囉為血。大威德明王之法,以人血和於白芥子及毒药而火烧之也。见圣阎曼德迦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八热八寒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四处也,是名十六游增地狱。八大热合為一百二十八游增。有罪业之眾生游此,倍增苦恼,故曰游增。俱舍论十一曰:「十六增者,八捺落伽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中略)四面各四增...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Mānḍala,梵语曼荼罗,义译為坛。以筑坛安置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坛形有种种。密门杂抄曰:「今於堂内造木坛者,乌枢瑟摩明王经中,止雨法以紫檀作坛,此其本说也。诸部要目云:四角者曰地轮坛,圆者曰水轮坛,叁角者曰火轮坛,半月形者曰风轮坛,又土坛為地坛,作小木坛,无论何处...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於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竪大头小叁指,餘指屈,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Prajñā-bodhisattva,胎藏界持明院(又云五大院)五尊中之中尊也。為天女之形,有六臂,其左一手持梵篋,於此纳般若之真文,开其法味与其餘之四大明王(五尊中之四尊),故以般若為名。密号為智慧金刚。是与大日四波罗蜜中之金刚波罗蜜同体,大日之正法轮身也。仁王经仪轨曰:「...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謨訶苏呬磨矩。二,舍恶器。叁,鸡施腻。四,甘[竺-二+捕]侍。五,苏蜜怛罗。六,庐。七,多恶器。八,迦折罗。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不动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乌俱婆誐,此云超越住世也。」梵Ugra-bhaga。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谓办事之明王也。於金刚部為金刚军荼利,或金刚童子,於莲华部為莲华军荼利,於佛部為不动明王。通用不动明王。请佛於本土时牵车或行供养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註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註,一卷。丁福保註。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 《佛说八大人觉经》印度之八大河也。涅槃经长寿品曰:「佛告迦叶: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魔罗、叁名萨罗、四名阿夷罗跋提、五名摩河、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唐太宗叁藏圣教序曰:「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言喜增。及兄王為邻国之王所杀。嗣兄為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译戒日。立六年復兄之讎,臣五印度,有象军六万马军六万,垂叁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於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设饮...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四方之护神也。大疏八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义释七曰:「当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护等,皆是此中折衡御悔之用。」参照[四大护院]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Hayagrīva,又作阿耶揭唎婆。马头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一曰:「尔时观世音菩萨,现阿耶揭哩婆身,唐云马头。」大日经疏五曰:「阿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之色。以白莲花為瓔珞。(中略)此是莲花部忿怒持明王也。」苏婆呼童子经曰:「阿耶吉唎婆。」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臺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刚部诸尊叁十叁。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萨埵院。以金刚萨埵為金刚部之上首故也。大日经一曰:「復次华臺表大日之左方,能满一切愿持金刚慧者。」疏五曰:「次於大日如来左方安置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此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副地狱,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煻煨增与尸粪增与锋刃增与烈河增之四处,合為十六处。八大地狱合之有一百二十八,是為罪人游履时增加之地狱,故名游增地狱。见俱舍论十一。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四教仪集註中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须摩提王,為须陀摩王或须陀须摩王之误。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止观七略作「须陀摩王。」是普明王之梵名也。辅行一曰:「普明者,得名未知。此从仁王经名,大论名曰须陀摩王,方音不同耳。」见[须陀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愿多有障碍者。皆由无始已来贪爱无明。虚妄分别三毒烦恼。不了实相积集不善。感招如是种种灾难。 阿难陀是故我今为彼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及一切灾厄众生...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 2043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诸尊中位於中央之尊体也。如五大明王之中尊為不动明王。叁尊佛之中尊為阿弥陀如来。八叶之中尊為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五智如来之中尊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迦毘罗城之龙毘尼园,二摩伽陀国之尼连河边,叁波罗奈城之鹿野苑,四舍卫国之祇陀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广严城,八拘尸那城。见八大灵塔名号经,八大灵塔梵讚。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
《佛说八大人觉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424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谓画莲华之曼荼罗中,围绕中臺之华叶各一层也。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吉祥大成就品所谓「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於我前。一莲华叶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右旋画八大菩萨,各执本标...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成办事业之神咒也。大日经疏八曰:「凡欲灌顶时,用办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华臺上。」 又於诸尊奉供物时所诵之真言也。随部而不定。日本拇尾护摩钞曰:「办事真言者:於佛部中以难胜忿怒王為办事也;於莲华部以呵耶訶利婆真言為办事也;於金刚部中以军荼利真言為办事也。难胜...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叁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為最胜金轮佛顶王,莲华部之明王為訶野吃利囀(马头),金刚部之明王為苏婆(胜叁世),见悉地经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新作佛像所行之法会名。开佛眼之义。开眼之本据,如一切如来安像叁昧仪轨经曰:「如是供养仪则已周备,復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中曰:「令匠於坛中速刻本尊,(中略)以彩色严之,像额间点赤或黄。至来月一日开目。」二经中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為苦觉,叁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又谓之不动九彻。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个火焰。表九彻也。九彻者,显叁界九地惑障尽灭,成十地满足之佛也。又显八叶九尊於一心之莲臺,故云九彻。总之以不动之身而即知為行者之身,谓之叁昧耶。或云九彻。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普徧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宝思惟译,一卷,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失译,大随求八印,宗叡传,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於地。(中略)方圆丈六,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於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為煎饼。砂糖。(中略)蜜,於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