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条搜索结果

融叁世间十身

,通也、会也。叁世间,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十、长者为佛造讲堂获报生天缘

尔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为佛造作浮图僧房。有一长者,亦欲为佛作好房屋,不能得地,便于如来经行之处,造一讲堂,堂开四门。后时命终,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今此天子,以何业缘,得生天宫?”佛言:“本在人中,造佛讲堂,由是善因,命...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道,新译為觉。道通义,觉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二十三、须达长者妇供养佛获报缘

昔佛在世,须达长者,最后贫苦,财物都尽,客作佣力,得三㪷米,炊作饮食。时炊已讫,值阿那律来从乞食。须达之妇,即取其钵,盛满饭与。后须菩提,摩诃迦叶,大目揵连,舍利弗等次第来乞,其妇悉亦各取其钵,盛饭施与。末后世尊,自来乞食,亦与满钵。于是须达,在外行还,从妇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32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贤护

Bhadra 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富那奇

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十八、长者请舍利弗摩诃罗缘

昔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其家巨富,财宝无量,常于僧次,而请沙门,就家供养。尔时僧次,次舍利弗及摩诃罗,至长者家,长者见已,甚大欢喜。当于时日,入海估客,大获珍宝,安隐归家。时彼国王,分赐聚落,封与长者,其妻怀妊,复生男儿,诸欢庆事,同时集会,舍利弗等,既入其家,...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0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十四、长者造舍请佛供养以舍布施生天缘

王舍城有大长者,新造屋舍,请佛供养,即以布施,而白佛言:“世尊!自今已后,入城之时,洗手洗钵,恒常来此。”其后寿尽,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诣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白言:“以何因缘,得生于天?”佛言:“昔在人中,造新屋舍,请佛布施。由是善业,上生天宫,遂于我...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16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玄门

,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十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缘

昔佛在世时,有长者子,早丧父母,孤穷伶俜,客作自活。闻有人说忉利天上,极为快乐,又闻他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即问他言:“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时人语言:“用三十两金,可得作会。”便来向市,求客作处。市边有一大富长者,雇其客作,长者问言:“汝今能作何事?”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19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不迁不变也。乐,无生死苦也。我,即八自在也。净,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十九、长者夫妇信敬礼佛生天缘

王舍城中,有一长者,日日往至佛所。其妇生疑,而作念言:“将不与他私通,日日恒去。”便问夫言:“日日恒向何处来还?”夫答妇言:“佛边去来。”问言:“佛为好丑能胜汝也?而恒至边。”夫即为妇,叹说佛之种种功德。尔时其妇,闻佛功德,心生欢喜,即乘车往。既至佛所,尔时佛边有诸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10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十八、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

舍卫国,有一长者,作浮图僧坊,长者得病,命终生三十三天。妇追忆夫,愁忧苦恼,以追忆故,修治浮图及与僧坊,如夫在时。夫在天上,自观察言:“我以何缘生此天上?”知以造作塔寺功德,是故得来。自见定是天身,心生欢喜,常念塔寺,以天眼观所作塔寺,今谁料理?即见其妇,昼夜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2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十九、长者婢为主送食值佛即施获报生天缘

舍卫国中,有长者子,共诸长者子,游戏园中。欲去之时,语其家内:“为我送食。”其家于后,遣婢送食。婢到门外,遇见于佛,即以其食,供养如来。还复归家,取食更送,亦于路中,见舍利弗、目犍连等,即复与之。第三取食,与长者子。长者子食竟,自来还归,语其妇言:“今日送食何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1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十一、长者见王造塔亦复造塔获报生天缘

尔时耆阇崛山南天竺,有一长者,见频婆娑罗王为佛作好浮图僧坊,亦请如来,为造浮图,僧房住处。其后命终生于天上,来至佛所,报恩供养,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此天子往日,以何因缘,得生天宫?”佛言:“昔在人中,见王起塔,心生随喜,便请如来,造立浮图。由此善业,...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29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十五、长者以好蜜浆供养行人得生天缘

昔舍卫国,有一长者,于祇洹林,求空闲地,欲造房舍。须达长者,遍已作竟,无复空处,便于祇洹大门之中,以好净水,用种种蜜种种之麨作浆,供给一切行人。九十日后,佛亦受之。于是命终,生于天上,有大威德,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比丘问言:“以何业行,...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5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十七、须达长者婢归依三宝生天缘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人使归依佛。时有一婢,闻长者语,即归依佛。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于是往集善法堂上。帝释以偈而问言: 汝宿有何福,得生于天中, 光明色微妙?今为我说之。 天女以偈答言: 三界之坚胜,能拔生死苦, 三界之真济,断除三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15字 / 8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达赖喇嘛

DalaiLama,达赖,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西藏语,Lama,胜之义。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於黄衣派。為禪定菩萨之化身,在主都剌萨。相承,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转生,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四、波罗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但供养父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840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心经真言

揭諦揭諦Gātigāti,揭為行不可得之字,乘如之行,是為真行,故曰行如。此二初為声闻之行,次為缘觉之行也。波罗揭諦Pragāti,波罗為圆满最胜之义,揭諦如上。是诸大乘之行也。胜於前之二乘行。故曰波罗。波罗僧揭諦Prasaṁgāti,僧為和合之义,对译之心经,注為究竟,譬如...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身

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叁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於报土而自受法乐。四他受用身,对於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五胜应身,对於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於二乘凡夫示现,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十二、长者女不信三宝父以金钱雇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尔时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进用行,得阿罗汉;一者邪见,诽谤不信。父时语此不信之女:“汝今归依于佛,我当雇汝千枚金钱,乃至归依法僧,受持五戒,当与八千金钱。”于是便受五戒。不久之顷,命终生天,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0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一生

一生,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经云:一生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等觉,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觉。无明,无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变易,即实报土生死也。因移...

《三藏法数》 / 143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即佛

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叁、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五、分证佛,即分真即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一生

谓善财童子,一生之内,圆成佛果。故慈氏菩萨赞善财言:余诸菩萨,于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此长者子,于一生内,能净佛土,能化众生,是名一生。(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火宅喻

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成就

六成就,即如是我闻等六事,乃诸经之通序也。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盖言佛所说法,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故名六成就。(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信成就,信即如是也。言如是,乃诸经之...

《三藏法数》 / 456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八不共法

诸佛身无失。身行善顺。名身无失。二口无失。口业善顺。名口无失。叁念无失。念顺无差。名念无失。四无异相。怨亲等节护。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常住叁昧。无散须臾。故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粗细等事所有经心莫不知而后辩。故言无知已舍。七欲无灭。欲善满...

《法门名义集》 / 338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十二大人相

足下安平。二足下千辐轮。叁纤长指。四肤足跟。五手足网缦。六手足柔软。七肤[跳-兆+专]肠如伊尼近鹿王。八踝骨不见。九平身立手摩两膝。十阴藏如马王。十一身圆满如尼呴类树。十二身毛上靡。十叁一一毛右旋。十四身如金色。十五圆光一寻。十六...

《法门名义集》 / 256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金刚萨埵形像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令自他甚深叁摩地,顺佛道念念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二乘

一、临门叁车,临门叁车,喻小乘权教也。谓法华经譬喻品中,叁乘之人,于火宅门外,索羊鹿牛叁车,求出火宅,以喻叁乘之人,依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修行,得出生死,是名临门叁车。(叁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一无...

《三藏法数》 / 225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罗睺阿修罗

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此云覆障,障持日月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一行叁昧

心定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盖

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惑,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叁界,不能出离也。(叁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欲盖,贪欲,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

《三藏法数》 / 395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有

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有。(六趣,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有(亦名不可有),地狱,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有。 二、畜生有...

《三藏法数》 / 37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来偈

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忍辱中来。贫穷,慳贪中来。高位,礼拜中来。下贱,憍慢中来。瘖哑,诽谤中来。盲聋,不信中来。长寿,慈悲中来。短命,杀生中来。诸根不具,破戒中来。六根具足,持戒中来。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得叁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叁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金杖

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品

,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

《三藏法数》 / 396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舍利

Śāri,鸟名。 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 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元鎦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叁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胎宫

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叁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為胎生,其胎生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為於佛抱疑惑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明

西域内外学,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饿鬼

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鬼。叁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是也。又為六趣之一。饿鬼趣常苦飢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则為山林塚庙之神。下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鬼。」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飢...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五种无明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种观行

谓修行忏悔,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此叁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风轮

经云:此四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以譬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而起四种大智风轮,能持一切众生善根也。 一、安住,谓叁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安住。以譬如来大智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叁千,小千、中千、大千也。言叁千大千,总别兼称也...

《三藏法数》 / 262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住地惑

五住,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即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名空宗,后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