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比量,比即比类,谓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叁、圣教量,谓于...
《三藏法数》 / 13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华言限量。业疏云:乃是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如此方馆驿也。大智度论明由旬有叁种,故名由旬叁量。 一、上者八十里,谓其中边山川平易,故量为八十里也。 二、中者六十里,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叁、下者四十里,谓其中边山川险阻,故量...
《三藏法数》 / 12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
《三藏法数》 / 71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因明用叁量之一。又心识叁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為现量。此总出於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相圆净,光明徧照无明世界,色相周徧也。二形貌圆净,妙饰界处各各形貌殊胜也。叁量圆净,大城无边不可量也。四处圆净,出过叁界所行处也。五因圆净,世出世之善根自功德而生也。六果圆净,清净自在唯识之相也。七主圆净,如来所镇,恆...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因明用语,叁量之一,又曰圣教量,正教量,声量。以圣教之至言量邪正也。俱舍光记五曰:「至极之教,故名至教,亦名圣教量。」见[量]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叁量有二种:一、因明之叁量:即现,比,圣教,之叁也。详见[量]条。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叁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於物体。能缘之心,不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於声,眼识之向於色,是也。二、比量,於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訶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叁量请问如来。佛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乃至如来叁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大乘百福相经》因明叁量之一。又心识上叁量之一。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见烟比知於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与喻比知主义之轨式也。总称為比量者,是八识中唯意识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论曰:「言比量者,谓藉眾相而观义。」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