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见[毘婆尸]条。
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毘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一曰:「毘者名為广,或名為胜,或名為异,婆沙名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毘婆沙,或言鼻婆沙,随相论作毘颇沙。此云广解,或言广说。亦云种种说,或言分分说,同一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為之五法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Vibhāṣā,译曰说。见[毘婆沙]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又云十生论,十七卷,龙树造,秦罗什译。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见[优波婆娑]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又曰婆沙四评家:世友、法救、妙音、觉天之四论师也。此四论师与胁尊者共為大毘婆沙论主之编纂者,故有此名。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Vibhāṣā-śāstra,广解广说经论之义者,总名毘婆沙论,是通名也,然别题毘婆沙论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鞞婆沙论。叁、五事毘婆沙论(已上小乘)。四、十住毘沙论(是大乘)也。其他律部有善见律毘婆沙。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善见律毘婆沙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与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同本异译。但有初之叁犍度,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六十卷。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毘婆沙论中之诸师也,五百阿罗汉,各立异义,而释发智论,是名毘婆沙论,因此指彼诸阿罗汉称為毘婆沙师。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Vāṣ
a,罗汉名。见[婆师波]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见[毘婆沙]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毘婆沙,译曰广说。佛灭后四百年初,五百罗汉,由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广解释发智身论者。唐玄奘译,二百卷。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