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许多迷惑之眾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叁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於火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迴於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谓根本无明。是為真如自体之迷惑,故名同体之惑,如波与水同体。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地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具高慢之心,以己為贵,有等於佛之思也。约理言之,虽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悬隔,起与[佛]同等之见,必至慢举而疎实修焉。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