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条搜索结果

怨恨之心,而不解也。唐华严经六十八曰:「於有恩人反加杀害,於无恩处常怀怨。」心地观经六曰:「能损自他互為怨。」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对於开经而言。谓说本经后,以此為撮而演之经。如法华之经為观普贤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金刚

半跏坐也。守护国经二曰:「常以自作金刚跏,谓以右脚压左髀上,端身正坐。」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之一。诸眾生為瞋恚广行不善,由此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於叁界而不能出离也。者繫缚之义,為恚惑所繫缚而不能离生死之苦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之一。慳吝之烦恼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惑谓之,由惑而起之善恶所作谓之业。宝积经百二十二曰:「百千万劫,久习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行事钞上四曰:「业自缠,永流苦海。」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心得自在。」法华文名一上曰:「诸有,二十五有生处也,即二十五有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