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比丘持叁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於叁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僧伽梨之异名。以重着鬱多罗僧上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尼所着之衣。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為天台真言等圣道眾之人所着故也。对於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拈者撮也。佛传法而付法衣时,弟子撮之下法语,谓之拈衣,此為弟子初出世,开堂时行之者。勅修清规受请人际坐曰:「若新命是嗣法弟子住持付法衣,有法语被衣。」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天竺本制,叁种之袈裟即為衣,来於支那日本,则袈裟之外,有一种称為衣之僧服也。见[衣]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為叁福田之一、故名僧衣為福田衣。无上者,称嘆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见[纳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除禪僧与律僧其他天台法相等所着之法衣,谓之教衣。此叁者服制殊异,故名。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紫而浅黑,非正黑。若黑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则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问緇衣者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衣也,僧宝所着之衣,故称宝衣。瓔珞本业经上曰:「剃头被叁宝衣。」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袈裟之异名。取清净无染之义。释氏要览上曰:「袈裟又名莲华衣,谓不為欲泥染故。」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緇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製,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分开宗记叁末曰:「鳩夷罗衣,絳色羊作衣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假盘石劫之喻以示时之长也。瓔珞本业经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叁銖人中日月岁数,叁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论五曰:「劫义佛譬喻说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