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条搜索结果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一色一香虽為微细之物,而尽有中道实相之本体。天台立空假中之叁观而照一切诸法。為悟之极处。止观一上曰:「繫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唯识中道

又云唯识宗。同於[法相宗]。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唯识中道

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徧计所执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无故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為空,以似有故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為非有,以妙有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叁性对望而论,现於虚妄认识上...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

与[中道教]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四种中道

一对偏中,对於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叁绝待中对於素来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强名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有无為假,非有非无為中。曰非有...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

天台叁观之一。观中諦之理而断无明之惑也。四教仪曰:「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叁德。」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应本

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諦為偏直空理,叁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业因缘而生,故断惑已,则叁界诸法归於空已。故菩萨欲永受叁界之生,而度眾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习气势力也。然别圆二教之意,谓十界诸法以中道之理為本,中道之理,為...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叁性对望中道

万有有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叁面。配於空假实。故万有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為离有空之中道结论之。如是叁性对望而说万有之中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第一义观

叁观中,中观之德名。空假二諦,双照而离有无二边之观法也。破障中道之根本无明者。止观叁曰:「二观為方便,得入中道。双照二諦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观,此名出瓔珞经。」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

叁时教之一。说有空不偏中道之教也。是法相宗所立。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言詮中道

中道之理,原离言说,然欲说之,必用言语。言语所显之中道,谓之言詮中道,与离言中道相区别。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妙观

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实相

万有之实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中道

法相以唯识為中道,叁论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实相為中道,华严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双非双照之目也。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义。」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