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条搜索结果

判教

判释释迦一代之教相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大乘之诸宗,各有教相之判释。法华玄义十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尽净虚融

谓般若经之所说也。彼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餘一法,悉皆是空,故谓為尽净。尽者悉皆之义,净者真空之意也。真空之中不留一切之情执,是清净之义也。虚融者,诸法既為真空而无自性,故虚通融鎔,同為一如。是為一代五时中第四时之说法,以遣荡二乘之法执,令终入於法华中道实相...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仪式

作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叁世诸佛说法仪式。」八教大意曰:「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般若时

天台所立五时之一。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融通淘汰

台家所立五时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与一切之法皆為大乘融会,故曰融通。以空智之水,遣荡小乘之执情,故曰淘汰。四教仪集註上曰:「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訶衍,故曰融通。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天台四教

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见[八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叁外道

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叁大自在天,以自在天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為生因者。五时外道,计时為生因者。六方外道,计方為生因者。七本际外道,计过去之初有本际,从此生万物者。八自然外道,计万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虚空外道,以虚空為生因者。十我外...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四教五时

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酪经

台家之教判,以华严等五时,配於乳等五味。第二时鹿园时之诸经,称為酪经。即一切之小乘经也。法华玄义二曰:「酪经一种因果,狭下短,但麤无妙。」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华严朝

佛成道最初说华严经,最后说涅槃经,因之称曰华严朝,涅槃夕等。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教迹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教跡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般若之夕

依天台所立五时之释,则自第一时之华严经至第四时之般若经為化仪之方便说,第五时之法华经涅槃经為出世本怀之真实说,盖般若经為方便说之终,故曰般若之夕。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鹿苑时

台家所立五时之一,说叁藏教之时也。佛於菩提树下说华严经后,至波罗奈国之鹿野苑对五比丘说阿含经,是為小乘叁藏教之初。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生苏经

台家所立五时教中方等时之诸典也。是五时相生之次第,与生酥相当。法华玄义二曰:「生酥经则叁麤一妙。」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