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条搜索结果

迦叶菩萨品

涅槃经篇章名,佛与此幼童迦叶菩萨问答,发扬佛性常住之深义者。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生酥杀人

谓有於方等时开佛知见者。法华玄义十曰:「生酥中杀人者,有诸菩萨,於方等大乘教得见佛性,住大涅槃,即其义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诸法实相异名

诸法实相,有种种之语。智度论叁十叁曰:「如法性实际,此叁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大乘玄论叁曰:「大圣随缘善巧於诸经中说名不同,故於涅槃经中名為佛性;则於华严名為法界;於胜鬘中名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叁昧;法华名為一道、一乘;大品名為般...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如来常住

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引出佛性

佛性之一。见[叁佛性]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四论

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叁十二门论Dvādaśanikāya(又-mukha)-śāstra,一卷,龙树造。四大智度论Mahā rajñā āramitā-śāstra,一百卷,龙树造。梁僧传(罗什传)曰:「四论者,国之大宝。」唐僧传(曇鸞传)曰:「...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鬱鬱黄花

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中略)禪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本源清净大圆镜

圆觉经之语。本源者,眾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罗縠

皆為羂布之稀簿轻妙者。天眾之衣,由此而成云。 又菩萨之见佛性,如隔罗縠而见物。祖庭事苑一曰:「华严疏云:菩萨智与如来智,如明眼人隔轻縠覩眾色像,此言菩萨与佛见性同品。」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实相

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為,真...

《佛学大辞典》 / 471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自性住佛性

佛性之一。见[佛性]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首楞严叁昧五名

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叁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叁昧。二者般若波罗蜜。叁者金刚叁昧。四者师子吼叁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醍醐杀人

於过去佛所,尝闻大乘实相之教,譬如毒,今值释迦之说醍醐经,其毒即发,断结惑之生,谓之醍醐杀人。如涅槃经中钝根之声闻,开发慧眼,得见佛性是也。法华玄义十曰:「醍醐杀人者,如涅槃经中,钝根声闻,开发慧眼,得见佛性。乃至钝根缘觉菩萨七种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义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正因佛性

叁因佛性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缘因佛性

佛性之一。见[佛性]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正了缘

见[叁因佛性]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种草

佛性之在人,如草木之有种子,故曰种草。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