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本心,谓第八识心王能含藏善恶种子,出生染净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依本心,谓第七识依根本而生,能与第八识传送染净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识,即末那识也。) 叁、起事心,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染净等事,故名起事心...
《三藏法数》 / 139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叁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而此十重初后更更收,圣凡互摄,一法门具无尽之法门,故谓之重玄。大日经疏叁曰:「渐次证入者...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叁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於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不分上下二界,法智与类智配於所观之理与能观之智,而成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缘叁界之苦諦而正断善恶之无间道智也。二、苦法智,断善恶已,证真如之解脱道智也。叁、苦...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净土真宗以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迴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叁心与利他之叁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於教行信证化身土卷分定之叁心,与散之叁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安心者,谓叁心,起行者,谓五种正行等。此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称之為心行具足,又曰显行具足。净土宗谓此二者不具,则不得往生。即发叁心,安心决定之后,修念佛等行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净土真宗以弥陀十八愿有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其至心与欲生心之二,摄於信乐之一,此谓之一心,又云一念。盖信喜心诚即為至心,其心即為欲生净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证信卷曰:「私[门@视]叁心字训:叁即合一,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实也,...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為苦觉,叁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真实之信心,无疑心间杂之意。疑為五盖之一。障无漏之五蕴,故曰疑盖。教行信证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极成用重之心,审验宣忠之心,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為兴之心,大悲迴...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