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条搜索结果

新编诸教藏总录

叁卷,高丽义天作。录经论之钞疏。内题為东海有本见行录。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白云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家七

分派之概称。见[五家]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楞伽经

叁十卷,明曾凤仪撰。其自序曰:「余於憨山称莫逆,自癸已造访牢山后,音问寥寥,得笔记(憨山之楞伽笔记)读之,不啻面谭。始读洒然,再读之则疑,叁读之则有所更定,不觉盈纸。復取叁译覈之,宋译雋永有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语,非证魏唐二译则不可晓。笔记节分条列,灿如指掌...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外道小乘四

具名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破外道小乘所执一异等之四见。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义记

略云饰记。十卷,唐嵩山定宾作。释相部法礪之四分律疏十卷。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瑜伽密

与[真言]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祖

自东晋太元中慧远大师东林倡社,独起莲,以念佛為往生净土,至今千数百年,往生者不可胜计。宋石芝晓师尝定莲七祖。明代眾举云栖為第八祖。清代復举省庵為第九祖。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其名如下:初祖圆悟大师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叁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诸因宿作

外道十六之一。谓现世所受之果报,由於过去之宿因,故於现在精进,则灭旧业,於未来不受恶果云。亦曰无惭外道。义林章一曰:「诸因宿作,谓离繫亲子,亦云无惭外道,谓现所受苦皆宿作為因,若现精进,便吐旧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后不復有漏。」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遍所许

因明所立四之一。如言眼之见色,彼此所共许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玉泉玉花两

玉泉谓天台,玉花谓法相。出新译之经论於支那传法相者,玄奘师也。故就其所居谓之玉花。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法相四重出体

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叁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為胜劣之次第。然说明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答顺心要法门

一卷,唐密註。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日本所谓净土真七祖

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天亲菩萨,第叁祖梁曇鸞和尚,第四祖唐道绰禪师,第五祖唐善导大师,第六祖横川之源信和尚,第七祖黑谷之源空上人也。此七祖為日本真开祖见真大师所自定。见正信偈。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法性

永明所说叁之第叁,立真如法性随缘,而缘起诸法之旨也。华严天台真言等之实大乘,皆為此法性。叁德指归一曰:「佛灭度后十有叁世,至龙树菩萨始用文字,广第一义諦。嗣其学者号法性,元魏高齐间有慧文禪师,默而识之。授南岳思大师,由是有叁观之学。」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