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条搜索结果

十一面神咒心经

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 《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卷章

又曰十卷疏,日本弘法大师着,秘藏宝钥叁卷,显密二教论二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义一卷,吽字义一卷,般若心经秘键一卷,共六部九卷,加龙猛菩萨之菩提心论一卷,称為十卷章。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不增不减

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自观心经

上下二卷,上卷简括止观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说观伺,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涅槃。摄於中阿含经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帝释心经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摩訶般若心经

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诸佛心经

诸佛心陀罗尼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神分

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法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般若波罗蜜多咒

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集经第叁亦说此咒。见[心经]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彼岸

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註「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於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即空

叁諦中之空諦。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止观一曰:「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拾遗记下曰:「叁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叁諦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色即是空

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梵Rū aniśūnyatā。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法空

二空或叁空之一。色心之诸法為因缘生之俗法而无实体,谓之法空。法华经曰:「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同安乐行品曰:「菩萨观一切法空。」十地论一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法藏之心经钞曰:「般若妙行有其二种:一浅,即人空般若。二深,即法空般若。」 又有以对於有之...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理事无碍十门

於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係立十门:一理偏於事,一、真法界之理徧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於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徧於理,理既徧於事,事亦徧於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徧在一微尘法界。叁、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十一面神咒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十一面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 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 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大明咒

放大光明破眾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為明咒。」又明為咒之别名。佛於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為明。大明即大咒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唐僧取经

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无等等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浴室安贤护菩萨像

禪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於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总神分

於法华讲最胜讲等之讲式,為除魔障,劝请天神地祇,於其神祇之总体,供养法乐,读般若心经為法。见[神分]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空相

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叁曰:「须菩提常行无諍叁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 又真空之体相,名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观在萨埵

观自在菩提萨埵之略。菩提萨埵者菩萨之具名。即观音菩萨也。心经秘键曰:「观在萨埵,则举诸乘之行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经马

般若心经与绘马也。禪院之祈祷及盂兰盆会等,印造此二者焚之。加以纸钱,经罢焚化。传是宋时禪林之法。盖以人鬼道异,若火化之,则他得受用也。异闻总录云:李泳子永,常印尊胜陀罗尼幡,焚施鬼道,即此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圣教序

唐太宗製。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羲之草书以勒石。今按原文。记作於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谓之集王圣教序。别於褚圣教而言。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有空不二

谓有相為空性,而空性亦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於其中而通达者,是為入不二法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苦厄

苦患灾厄。叁界皆然。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空色

无形曰空。有形曰色。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止观五曰:「金錍抉膜,空色朗然。」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他己

他人与自己。出生菩提心经曰:「当知是人解脱他己,立安人天。」海会菩萨所问经曰:「菩萨虽在独住,不利他己阿兰若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石壁经

唐文宗太和叁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刚经五千二百八十七言,尊胜陀罗尼经叁千二十言。阿弥陀经一千八百言,普贤行法经六千九百九十言,实相法密经叁千一百五言,般若心经二百五十八言也。见稽古史略叁。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有空不二

言有相是空性,而空性是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经轨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叁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隋闍那崛多译。不空羂索神咒神经,一卷,唐玄奘译。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已上四经皆前经之第一品也。又,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说默

说為说法,默為不说。依理体则应默,依因缘则应说。此二者為菩萨之圣行。思量经二事品曰:「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说法,若圣默然。」止观一曰:「若竞说默不解经意,去理逾远。离说无理,离理无说。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心经秘键曰:「圣人投药,随机浅深。...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

空即是色

对於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此就五蕴而说有空不二之理者。色為色蕴,谓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质者。此色蕴為因缘所生之法,无有实性,则是色无异於空也。此实性虽空,然因缘所会之处有色相,是空无异...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