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於掌,餘叁指散如叁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叁、笑手,迴思惟手而当於心前,使叁指向於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叁指。其叁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是指於法见执垢离垢等差,於人立眾...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解释经文,谓之文句,或云章,疏,述义,记,释解等。文句之题,如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是也,文句者,以释者之句,分别本经之文之义也。又解释经之文文句句,故名文句,有财释是也。但常言文句者,指妙法莲华经文句而言。总即别名也。文句记一曰:「言文句者,...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之异名。与[鹅王]同。以佛叁十二相中,手足一一指间。如鴈如鹅,有縵网交络也。智度论四曰:「五者手足指縵网相,如鴈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於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无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恶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下者,指下位九地叁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餘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為无名指,空為拇指)。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经中,先以二小指无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人指竪头相拄二大指侧搏附人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於眉间而诵真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於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於大乘之叁论宗,而称為有教或有宗。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远离尘垢也。尘垢虽為烦恼之总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见惑。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於二乘初果与菩萨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远尘离垢,於诸法中得法眼净。」维摩经方便品曰:「叁万二千天...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禪门宗匠之偈颂。禪源詮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禪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咯,就此方一类之机。罗眾则漭荡难依,就机则指的易见。」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於表面难认识於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為木石,观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仪曰:「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出世法。」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