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条搜索结果

超越心地

超绝一切心法之佛位也。大日经真言品曰:「诸佛自证叁菩提不思议界超越心地。」同疏叁曰:「如世人拳趾动皆依於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徧知,如来已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无依行

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种,名為十无依行:一、意业不坏而加行坏者。二、加行不坏而意业坏者,叁、加行意业皆坏者,四、戒坏而见不坏者,五、见坏而戒不坏者,六、戒见皆坏者,七、加行与意业,...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鉢曇

Pada,又曰鉢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鉢曇,正翻為。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其迹所住处谓之鉢曇。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叁论大义钞序曰:「貽鉢曇施将来之人矣。」见[鉢陀]条。 又(植物)花有鉢曇,赤莲华也。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进如意

见[四如意]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有情数

非有情数之对。谓摄於有情之类者。毘婆沙论十叁於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觉之有情如化人),外举有情数大种因,非有情数大种因,婆沙论百叁十八,由品类,识身之二者,解有执受,以有情数与有根及异熟生之叁语為同义。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屙屎送尿

上厕大便,谓之屙屎。小便谓之送尿。临济录曰:「开单鹿鉢,屙屎送尿,搬柴运水,喫茶喫饭,皆是衲僧家本分之叁昧王叁昧。」是即示日用行事中举,无一而不為禪之意。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自利利他

声闻缘觉之行為自利,诸佛菩萨之行為自利利他。遗教经曰:「自利利人,法皆是。若我久住,更无所益。」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刚喻叁昧

真言以五相修行称為金刚喻叁昧。金刚界仪轨曰:「空中诸如来,弹指而警觉,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证处,是一道清净。金刚喻叁昧,及萨婆若智,尚未能证知,勿以是為。应满普贤,方成最正觉。」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行履

行者进退,履者实践。指日常一切行為,即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喫茶喫饭屙屎送尿。衲僧行履,佛祖不能规,外魔不能乱,头头物物,举,都是道之现成。此古德之言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身论

萨婆多部之根本论七部中谓发智论為身论,集异门论等之六论為论。俱舍光记一曰:「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為,发智為身。此上七论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