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条搜索结果

慈悲与慧也。此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二门。者,上求菩提,属於自利,悲者,下化眾生,属於利他。以之配於人身之两手,则悲為左手,為右手。又配於真言之两部,则悲為胎藏界,為金刚界。配於弥陀之两胁士,则悲為左胁之观音,為右胁之势至。有如是无尽之对配。...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唐弘福寺首,為四分律宗之祖,南山律师之师也。作四分律广疏十二卷。见续高僧传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无諍

諍者烦恼之异名,使他人对於己身而不起贪欲瞋恚烦恼之,谓之无諍。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俱舍论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胜,恐他烦恼復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此行能息诸有情类烦恼諍,故得无諍名。」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度论

度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阿那耆不究梨知那

陀罗尼名。译曰大极济。见七佛八大菩萨神咒经八。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半月妙峰法界殿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五千人俱。皆阿罗汉。一切漏尽离诸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所应作修作已办。去除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解脱。诸心自在到于彼岸。阿若憍陈如等十八大声闻。而为上首。复有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光明庄严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130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慧之灯也。度论二曰:「痴冥道增灯灭。」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增菩萨

二增菩萨之一。见[二增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世间

楞伽经所说叁之一。凡夫外道之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详说尽之事。中阿含经十。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所观之理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释籤一曰:「理惑一体,境如如。」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菩提

与[菩提法魔]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慧之城郭。譬佛果也。教行信证二曰:「令诸群生入城。」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光明庄严经卷第三

复次妙吉祥。众生相状有下中上故。乃谓虚空有下中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一切处平等无差别分别。无生无灭。非过去未来现在。无色相无戏论。无表示无施设。无觉触无系着。无称量过诸称量。无比喻超越比喻。无住无取超眼境界。离心意识无状貌。无文字无音声。无作意无出无入...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光明庄严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51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他心通愿

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八。使极乐国中人天,皆得他心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下至不知百千意那由陀诸佛国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