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多智之人曰智囊。释氏要览中曰:「吴支谦字恭明,号智囊。高僧传云:祇园寺叁千僧,皆号奘法师為智囊。」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其体為阿弥陀如来真实圆满之智慧,故执持其名号之念佛曰智慧念佛。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对悲门之称,是為一双之法。门者差别之义。诸佛万德,可差别為此二者。一切自利之德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為悲门。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对於理智而有事智。见[理智]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如来共德之一(共德為别於不共德之语),谓如愿生来之妙智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以愿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诸佛如来对於五海而发十智也。五海者,一、一切诸世海。二、一切眾生海。叁、法海业海。四、一切眾生乐欲诸根海。五、一切叁世诸佛海。十智者,一无量无边法界智,是法智也,五海智非一、故云无量无边。二能诣叁世诸佛所智,是尽边智,究尽五海而该叁际之佛也。叁一切世界海成坏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天耳智证通之略。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二无知之一。叁乘所通断者,见思之烦恼也。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為染污,於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文句记一曰:「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為体。不染污无知,劣慧為体。」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十智之一。证道諦之理之智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入智慧之门户也。佛果之实智云智慧,入其实智之因地权智云门。又如来自证之智云实智,利他教化之智云权智。权智為令入实智之门户也。又权智所说之一切教法為令入实智之门户,故名曰智慧门。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法华文句叁曰:「其智慧门即是...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八忍之一。观欲界苦諦而正断其见惑之无间道智也。忍者信也。信理而不疑之智,是為得苦法智之因,故名苦法智忍。智者果,忍者因也。俱舍慧暉钞下末曰:「忍谓信,光无始来,於苦諦执我我所等。今得无漏智,知苦諦无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麤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於小乘所说之十智加如实智之一,凡一切法如实正知而无罣碍之智也。是為佛智之总名。见大般若经叁,智度论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无色界灭諦理之解脱道智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法无碍解又名法无碍智。见[四无碍解]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