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离解脱之性,谓之有性。无佛性谓之无性,即阐提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圭峰之略疏下一曰:「有性者叁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為他日迴心,现已齐成佛道。」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為生无所有处之禪定也。见[无所有处]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对於无体之语。有实体者也。有部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法相宗立百法,為有体之法。其中有有形之物质,有无形之心识,有因缘生之有為法,有非因缘之无為法。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叁卷,宋法天译。是阿闍世王经之新译。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释经论,於正义外容认之傍义,谓為容有之说,亦云容有之释。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有部宗之戒律。又作律书,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有六根之身相者。临济录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谓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总有他根故也。唯识述记叁本曰:「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二十九生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叁叁昧之一。初心在禪,曰觉。细心分别禪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於初禪,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於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於大乘之叁论宗,而称為有教或有宗。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叁有乃至二十五有,為凡夫浮沈之生死海,故曰诸有海。教行信证信卷曰:「迴於诸有海。」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认為实有,於此寄心夺心之谓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对於无间而言。间者间杂,又间隔之义。即餘心互相间杂。或有时间及空间之间隔也。往生论註上所谓有间心,选择集上所谓修杂行者,於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名有间,皆有时间间隔之意者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又曰多财释。六离合释之一Rahuvrīhisamāsa,见[六离合释]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