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条搜索结果

译為入灭。常略曰。见[]条。俱舍光记二十叁曰:「梵云般,此云圆。,此云寂。」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小乘与大乘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譬之洲渚也。智度论七十一曰:「是為洲,眾生没在四流水中,佛以八正道船引着洲上。」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像曼陀罗

画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类异眾围绕之而哀慟之相也。画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於前,无数天人从於后而降临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楼駄),於如来身入棺后,昇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闻之哀慕,自天下趣於双树间也。见摩訶摩耶经下。佛北首下娑罗树之枝...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佛垂般略说教诫经

佛遗教经之本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乌波提

译言有苦。谓外道小乘之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餘,未离变易,行苦随故。有餘,及诸外道所计,并未离叁苦故。」U ādhi-nirvāna。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寂静印

叁法印之一。一切眾生起惑作业流转於叁界,故佛说寂静之法,使得离生死,至於寂灭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叁解脱门之异名。智度论二十曰:「城有叁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佛入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力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文殊般

文殊师利般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南本

初北凉曇无讖,译大乘之大般经有四十卷,后南朝刘宋沙门慧观,与谢灵运等再治為叁十六卷,所谓南本经也,部文精练,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於世者甚少,旧本则久行於世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现般

大日经六(叁叁昧耶品)曰:「復次秘密主,次於一身示现叁种,所谓佛法僧。復次秘密主,从此成立说叁种乘,广作佛事,现般,成熟眾生。」般,译曰入灭。佛八相成道中示现入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色无色天计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计属於色界第四禪之无想定為,又计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為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没处,谓之穷理。」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乐着而不利眾生者,是小乘之境界也。金刚叁昧经曰:「无住菩萨言:心得,独一无伴,常住,应当解脱。佛言:常住,是缚。」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大爱道

上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