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条搜索结果

再请

定式坐,及定鐘鸣而止。此后再坐,谓之再请。见百丈清规六。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观练薰修

叁种中第二出世间之四种:一、观,九想八背捨,八胜处,十一切处也。此四通观法相,故名观。二、练,四四空灭尽定之九次第定也。於上之观,虽得色无色之八定,而入於此,则有垢滓之间离,今欲纯熟而自初浅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之间杂,使不次第而為次第,...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於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之中:一、自性,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二、一切,世间出世间也。叁、难,生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现行之也。四、一切门,与觉观俱之,乃与捨受俱之也。五、善人,无味着念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坐而修也。者梵语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於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者,经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中间

与[中间定]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薄证

轻薄之证悟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而以為喜。」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留多寿行

阿罗汉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愿力与第四之定力转感富之业因,而為感寿之业因,以永住於世也。俱舍论二曰:「留多寿行,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於别人,以诸命缘衣体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第四边际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第四

色界四天之第四,最高处也。新译经论中谓之第四静虑。见[第四静虑]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第四静虑

旧译曰第四。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叁广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宫。此第四静虑以上无依叁灾而成坏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教与也。如云教观。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葛藤

大慧武库曰:「雪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说葛藤。一日闻怀迁化,於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那观

圆觉叁观之一。见[圆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林之语。止坐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又曰和子,和者。参之人也。和子,和者,亲人之语。碧巖六十叁则着语曰:「杜撰和,如麻似粟。」六祖坛经御序曰:「越之南有和者卢慧能。」碧巖二则评唱曰:「如今和子,问着也道,我亦不知不会。」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五灯录

一景德传灯录,二广灯录,叁续灯录,四联灯录,五普灯录也。宗正脉序曰:「已而六传至曹溪,而支分派别,洋溢汎滥,徧满天下。不有文字纪录事缘,又何以知其投鍼玄趣,激电迅机,开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吴僧道原传灯录之所有作。(中略)后斯辙者曰广灯、续灯、联灯、普灯,虽各详...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四种

叁种中之第二出世间也。见[四定]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顶巢

而身不动,至鸟巢於其顶上也。观音玄记下曰:「尚闍梨,得第四出入息断。鸟谓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鸟飞方起,是满相。」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世间

叁种定之一。谓色界无色界之定也。见法华玄义四。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有二种:一曰如来。一曰祖师。如来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祖师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磨初传之。佛於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眾,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訶迦叶破顏微笑而领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槃之妙心。是如来之宗源也。故称為佛心...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日光叁摩提

定名。求闻持法也。婆藪槃豆法师传曰:「无着法师。修日光叁摩提。如说修学。即得此定。后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承忆不妄。」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非思量底

教家谓為无分别,家谓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為坐之要术。普劝坐仪曰:「兀兀坐定,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之要术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如来净华眾

往生论曰:「如来净华眾,正觉华化生,爱乐佛法味,叁昧為食。」弥陀如来之圣眾,悉於清净之莲华中化生,故云如来净华眾。其莲华為如来本愿成就而成正觉之结果,故云正觉华。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愚夫所行

四种之一。谓二乘之人及外道观无我之性,无常,不净之相等。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百卷钞

日本真言宗觉着。百十一卷。亦云觉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无觉有观叁昧

新云无寻有伺叁摩地。叁叁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叁昧。中间定也。参照[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為梵语那之略,寂静之义,思惟寂静,谓之思。即定也。无量寿经下曰:「思一心。」释门归敬仪中曰:「乐礼拜者,又以思為坐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对於理而有事。见[理]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有觉有观叁昧

叁叁昧之一。初心在,曰觉。细心分别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於初,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抽单

僧之去寺也。抽取己之单位,故云。与[起单]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叁昧

那与叁昧。那译思惟,叁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為,无色界之所属為叁昧。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五种

一,四念处。二,八背捨。叁,九次第定。四,师子奋迅叁昧。五,超越叁昧。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窟观

於石窟修观法。即坐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暗证

以坐工夫為专,而暗於教文之义理者。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和子

与[和]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王叁昧

又名叁昧王叁昧。又曰叁昧王。叁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叁昧名叁昧王,一切叁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叁昧王叁昧?此叁昧於诸叁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诸叁昧,皆入其中,故名叁昧王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文殊尸利行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文殊巡行诸比丘房,见舍利弗坐,后至佛前问难,显示阿罗汉之义,五百比丘不忍,立座而去。文殊更说法要。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駄南

Dhyāna,又作駄演那,駄那演那。定名七种之一。译為静虑。旧称,那,译言思惟修。俱舍宝疏二十八曰:「駄南,此云静虑,駄那旧云那讹也。」了义灯五本曰:「四云駄那衍那,此云静虑。」瑜伽伦记四上曰:「四云駄衍那,此云静卢,旧云义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讹也。」俱舍光记二...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第二

色界四天中之第二天,新译名第二静虑。劫末之大水灾,限於此天。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法律叁昧经

一卷,吴支谦译。佛於摩竭陀国说十二自烧,乃至為勇声菩萨分别声闻,缘觉,如来,五通仙人之不同。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自性

[九种大]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参悟理也。苑咸诗:「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要訶欲经

要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五种

四念处為所观。观练薰修四者為能观。能所合而為五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缘务

谓吾身世间之务也。止观四下曰:「缘务妨,由来甚矣。(中略)缘务有四:一生活,二人事,叁伎能,四学问。」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门宗匠之偈颂。源詮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眾。偈撮咯,就此方一类之机。罗眾则漭荡难依,就机则指的易见。」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剗子

剗子者锄也,空解之邪,譬之铲子之锄物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定行之害正道者。如為使役鬼神而修定也。止观八曰:「得於魔,味於鬼法。」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无寻唯伺

色界之中间,无寻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老婆

亲切叮嚀之也。临济录曰:「普化以手指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临济小廝儿,却具一隻眼。」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善人

[九种大]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谓之结跏趺坐。以是為修人之坐法也。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人坐法,(中略)此是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恐怖。」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

有漏

对於无漏而言。即不依四真諦等,但依厌下欣上有漏之六行观而修之定也。四,四无色定,四无量心定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