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条搜索结果

摩訶

Mahā,又作訶,摩。译曰大,多,胜。智度论叁曰:「摩訶,秦言大或多或胜。」仁王经仪轨曰:「摩贺。」寄归传曰:「訶。」禪门课诵於楞严咒之尾常念摩訶般若波罗蜜。勅修清规楞严会曰:「咒毕唱摩訶,眾和毕,维那迴向。」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十六执金刚神

位於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復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Rohita,卢多迦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纳慕

又曰那謨、南謨、纳、娜謨、曩、南摩,见[南无]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都鉢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都為因,鉢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通偈

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数文字至叁十二字者谓之通偈。是数经之法也。百论疏上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问长行与偈,但令叁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罗城

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观自在菩萨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项。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罗山

Hila,在北印度乌仗那国之山名。是释尊於过去世為菩萨时為欲闻半偈捨身之处。见西域记叁。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钵罗底也

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都(Hetu),因也。鉢罗底也,缘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往来八千返

释迦如来来生此土化眾生,来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网经下曰:「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首罗天王宫,為是中一切大眾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羯腊婆

Karabha,数名。十大都。六十数之一。见俱舍论。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Ākarṣanaṁ,译曰召请。慧琳音义叁十五曰:「此句梵语也,唐名召请句,来义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沙达多

Maheśadatta,六群比丘之一。见[六群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都费陀

Hetuvidyā,译曰因明。因明大疏一曰:「都為因,费陀云明。」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Hetu,译曰因。即因缘之因。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檀哆罗经

又曰掬呬耶亶怛囉经,[卄/(夌玉)]呬耶之异名。梵Guhyatāntra。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四种起首时

一,息灾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夜名入定时,终日作业入夜息故,与息灾法相应。息灾法亦名寂静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息灾法之至极者,护得大般涅槃,故為相应之时。二,初夜者加护之时也。瞿上曰:「又於日没之时,诸天集会,观视作方...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定盘星

与定盘子同。定盘為秤,星為衡上之目。定盘星為秤起点之星,於物之轻重无关係。故於执着之意味与超越之意味用之也。碧巖第二则评唱曰:「识取鉤头意,认定盘星。」(鉤头掛物之处)。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百不知

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驀地向不知不会处得箇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真道

真实之道也。瞿经下曰:「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阿尾奢法经

速疾立验摩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理趣释下曰:「中画摩首罗如本形,以八种天围绕之,四门画四供养各本形。」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与[纳]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鉢罗底也

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都(Hetu),因也。鉢罗底也,缘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顶门眼

首罗天有叁目,其竪之一隻眼,云顶门眼。最超於常眼。碧巖叁十四则颂古着语曰:「顶门具一隻眼。」同叁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都钵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都為因,鉢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