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条搜索结果

久成正

谓久远之昔既开正之果之佛体也。依法华经寿量品之意,则始於释迦如来。而文殊观音等大菩萨皆由久成古佛之垂迹也。辅行六曰:「徧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内熏

真如本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眾生之妄心,能使眾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眾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极乐净土之莲华,為依弥陀如来正所成之华,故曰正华。净土论曰:「如来净华眾,正华化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心不生心

日本弘法十住心论所立,十住心之第七,知自心本来不生也。是说叁论宗之意,不生者举彼宗所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八不中之第一不而略他之七不者,即一心不生乃至不常之道理而离一切戏论妄想之住心也。住於此位之行者心相,即当於叁论宗。大日经住心品说:「心主自...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悟之力,能破邪执,故以剑為喻。王勃文曰:挥剑而破邪山。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谓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菩提之人。华严宗五教中之顿教是也。圆经曰:「十方诸如来叁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人。」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誓不成正

弥陀如来為菩萨时立四十八愿已,更立誓,斯愿不满足我不成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我於无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谓之叁誓偈。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乘十地

见[十地]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清净

之真相也,正之体离染污,故云清净。圆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本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佛说八大人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 第一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

《佛说八大人经》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42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全之即称佛圆经曰:「一切眾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眾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心不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道支

支与八正道支。称讚净土经曰:「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道支等,无量妙法。」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亲里

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之道。正之大道。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道成。」肇註曰:「大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如甘露。」 又七与八正道。法华经譬喻品曰:「根力道。」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