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条搜索结果

大灭金刚智

大灭為佛之断德,金刚智為佛之智德,是叁德中之前二者也。仁王经上曰:「十号叁明大灭,金刚智释迦牟尼佛。」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证得胜义

中四种胜义之第叁。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圆融

观空假中叁於同时,达到圆融之真理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之一。叁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见[苦圣]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天台所立叁之一。中观所对之理也。中者中正绝待之称。谓不离二边不即二边,中正绝待之理也。见[叁]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对真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又曰俗,世俗,覆俗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世间人所知,名為世。」仁王经上曰:「世幻化起,譬如虚空花。」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种得戒缘之一。如憍陈如等五比丘,闻四之理而入见道,体迷悟因果之道理而得自然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圆融叁

谓台家圆教所谈之叁。叁為空假中,藏通二教依空之一,别教虽添假中二。然空假中次第而观,故谓為隔歷叁。圆教观為即空即假即中,故谓之圆融叁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对於真而有俗之称。又云世。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缘生之事相,对於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者,真实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谓之俗。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俗。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见[二]条。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又云四圣,四真。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Duḥkha-āryasatya,叁界六趣之苦报也。是為迷之果。二集Samudya-āryasatya,贪瞋等烦恼,及善恶之诸业也。此二者能集起叁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叁灭Nirodha-āryas...

《佛学大辞典》 / 849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无常等九种之理审实不虚也:一、无常,叁界诸法之生灭无常也。二、苦,叁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叁、空,诸法之自性空也。四、无我,一切法无我,无常一主宰之实我也。五、有爱,由於以后有為常有之爱执(即常见),而有苦果也。六、无有爱,由於以后有為断无之爱执(...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上下八

色界无色界之四与欲界之四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本於二

见[二]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重二

法相宗於世俗胜义二各立四重。合為八。详[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