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条搜索结果

钵囉底婆娜嚩底

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囉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毘怛迦

Vitarka,译曰寻。麤心於境寻求,谓之寻,细心於境伺察,谓之伺,此寻伺旧名觉观。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梵云毘怛迦,此云寻。毘遮罗,此云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麤位名寻。此二种於境审察细位名伺,故言寻伺。旧名觉观者,案梵本菩提名觉,毘舍那名观。译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钵曇

Pada,又曰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曇。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叁论大义钞序曰:「貽曇施将来之人矣。」见[陀]条。 又(植物)花有曇,赤莲华也。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醯都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醯都為因,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毘婆舍那

Vi aśyanā,又作毘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毘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毘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毘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娜他

又作末喇誐Mārga,译曰道路。见梵语杂名。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摩登伽女

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為其女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婬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吉帝]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底婆

Pratibhāna,译曰辩才,辩说。见名义集四。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囉帝提舍耶寐

Pratideśayāmi,梵语,布萨说戒之具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布萨是讹略也,应言囉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云净住者义翻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履曼荼罗

Pari-maṇdala,又作哩曼荼罗。译曰圆。寄归传二曰:「履曼荼罗着泥婆娑,即其真也,译為圆整着裙。」梵语杂名曰:「圆,哩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枳攘娜囉儞闭

Jṣāna radi a,译曰智灯。仁王护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枳攘娜,此云智。囉儞闭,此云灯。由此智灯,破诸闇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刺闥摩

Prathama,译曰第一。通常為第一第二之第。见瑜伽伦记一上。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纳婆奢弭

Nakha 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毘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佉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钵罗吠奢

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罗尾捨。」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苏钵唎味底多

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 arividita。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婆罗捨佉

Praśākha,託胎后第五七日之名。见[罗奢佉]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纳婆钵奢弭

Nakha 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毘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佉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罗奢佉

Praśākhā,又作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於產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别也。玄应音义二十叁曰:「罗奢佉,亦云婆罗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时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从五处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风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Pada,又曰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曇。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叁论大义钞序曰:「貽曇施将来之人矣。」见[陀]条。 又(植物)花有曇,赤莲华也。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喇底木叉

Pratimokṣa,见[木叉]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罗吠奢

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罗尾捨。」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罗若

Prajñā,一作般赖若,般罗若。见[般若]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尘尘叁昧

於一微尘中入一切之叁昧,谓為尘尘叁昧。华严经贤首品偈曰:「一微尘中入叁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於一普现难思剎。」碧巖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叁昧?门云:里饭,桶里水。」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唎味底多

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 arividita。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醯都钵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醯都為因,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钵罗弭

Parami,译曰第一。大日经疏十叁曰:「罗弭,译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