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鉢。彼如教随作即成,特异贵好。苏摩鉢与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畜。五分律云:佛於苏摩国自作鉢坯,以為后式。令陶师烧,陶师便多作合烧,开灶视之,皆成金色鉢。怖惧言:此是大沙门神力,若王闻者...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Jṣāna radi a,译曰智灯。仁王护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枳攘娜,此云智。鉢囉儞闭,此云灯。由此智灯,破诸闇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众。慈氏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观舍黎娑担摩已。告诸苾刍言。若有苾刍。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是法已。即名见佛。世尊作是说已默然而住。 尔时舍利子。寻作是念。今我世尊说如...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2947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五百众俱。舍卫城中有异梵志,博综三经无所疑滞,具畅五典所问即对,精生讲肆莫不禀仰,国老咨诹群儒宗焉,门徒济济有五百人。上首弟子名鸯掘摩(晋曰指鬘),仪干刚猛力超壮士,手能接飞走先奔马,聪慧才辩志性和雅,安详敏达一...
《佛说鸯掘摩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2688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Guna rabha,又作瞿拏鉢赖婆。印度论师名。译曰德光。西域记四曰:「昔瞿拏鉢剌婆论师(唐曰德光),於此作辩真等论凡百餘部。论师少而英杰,长而弘敏,博物强识,硕学多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毘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又制俗书数十...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鉢囉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Vitarka,译曰寻。麤心於境寻求,谓之寻,细心於境伺察,谓之伺,此寻伺旧名觉观。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梵云毘怛迦,此云寻。毘遮罗,此云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麤位名寻。此二种於境审察细位名伺,故言寻伺。旧名觉观者,案梵本菩提名觉,毘鉢舍那名观。译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ada,又曰鉢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鉢曇。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叁论大义钞序曰:「貽鉢曇施将来之人矣。」见[鉢陀]条。 又(植物)花有鉢曇,赤莲华也。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Vi aśyanā,又作毘鉢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毘鉢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毘鉢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毘鉢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ratideśayāmi,梵语,布萨说戒之具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布萨是讹略也,应言鉢囉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云净住者义翻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ari-maṇdala,又作鉢哩曼荼罗。译曰圆。寄归传二曰:「鉢履曼荼罗着泥婆娑,即其真也,译為圆整着裙。」梵语杂名曰:「圆,鉢哩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Jṣāna radi a,译曰智灯。仁王护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枳攘娜,此云智。鉢囉儞闭,此云灯。由此智灯,破诸闇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Nakha 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毘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鉢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鉢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佉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鉢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Nakha 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毘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鉢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鉢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佉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鉢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raśākhā,又作鉢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於產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别也。玄应音义二十叁曰:「鉢罗奢佉,亦云婆罗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时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从五处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风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ada,又曰鉢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鉢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鉢曇。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叁论大义钞序曰:「貽鉢曇施将来之人矣。」见[鉢陀]条。 又(植物)花有鉢曇,赤莲华也。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