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 wáng shè chéng jié jí kū nèi kū wài qū fēn ]
类别 [ 故事 ]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

文殊问经下曰:

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 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法之寿命也。乃使优波离一夏中八十度诵。次使阿难诵五阿含经,次诵阿毘曇。时有一万罗汉后来。婆修婆斯為上首。皆住界外各诵叁藏。真諦部执论疏二曰: 於王舍城七叶巖夏四月十五日,大迦叶集五百罗汉,先使阿难颂五阿含為经藏,次使富娄那诵阿毘曇,名对法藏,次使优波离诵毘奈耶名律藏。时有无量比丘来欲听法。迦叶不许,使住界外,各自如法诵出叁藏。婆师婆比丘為上首。其数多,故时号皆多眾。界内眾,迦叶為上首。世尊自指迦叶為上座,佛灭后亦為弟子之依,故号上座。其年十二月阿闍世王死,迦叶亦入狼迹山。大眾便散。

(取意)。西域记九曰:

出王舍城北门行一里餘,至迦兰陀竹园。自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阴有大石室,阿闍世王為结集者於此建堂宇。大迦叶欲结集法藏,登苏迷虑山,击大犍稚,集圣者,得一千人,於此始结集。时安居初之十五日也。阿难结集素怛缆藏,优波釐结集毘奈耶藏,迦叶自结集阿毘达磨藏。雨安居间叁月,尽结集叁藏讫。大迦叶為僧中一切上座,谓之上座部结集。其西北隔二十餘里,有大眾部结集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眾者,来此结集法藏。别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為五藏。凡圣同会,故云大眾部。

(取意)。宗轮论述记曰:

佛初入灭,七叶巖中二部结集。(中略)皆由未生怨王為大檀越种种供养,恐界内界外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

慈恩寺传叁所记同此。但窟内结集之集文云:

经雨叁月安居中集叁藏讫,书之贝叶,方徧流通。

浏览 411 / 《佛学大辞典》 / 2025年04月08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