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条搜索结果

叁渐

五时中渐教之叁教也。即鹿苑,方等,般若是。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纯圆独妙之经

法华乃开叁乘差别,而為一大圆会尔前麤味而成醍醐妙味之经,故称為纯圆独妙之经。法华科註前录曰:「如此五时,群经无量,括而统之,无出此四,故此四教乃是释经之纲目,故知法华五时中乃纯圆独妙之经。」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转教付财

天台所立五时中第四之般若时,佛故使须菩提等声闻人代说般若经於大乘之菩萨,谓為转教。大乘之妙理,愿非声闻人所知,但以佛之加被力,移转佛之教於他也。佛所以使须菩提转教者,其意在使须菩提自领知大乘之妙理,故寄喻而谓為付财。付财之信,取法华经信解品之喻,示转教之本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阿含时

教相判释五时之一。世尊说阿含经之时。又名鹿苑时。以於鹿野苑说此故也。佛成道后十二年间之名。大藏经中四阿含之外,或冠阿含之名,或立别题之小乘经甚多,皆為阿含之别出及其部类,故一切小乘部之经典,总名阿含经。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法宝所立五时

唐法宝约於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叁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叁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着一乘佛性究竟论说之。唯此书今仅存第叁一卷,闕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详细。惟略见於五...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慧次

冀州人。姓尹氏。幼出家,就法迁受学,博通经论。智藏,僧旻,法云等,皆出其门。承道场慧观之说,立叁教五时之教判,称為江南叁家之一。齐永明八年寂。年五十九。见梁高僧传八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乳中杀人

台家用语,以乳等五味配一代五时之经。第一华严时,為乳味时。於此乳味时中,说华严经对於别圆之机是顿教之相也,同时復说小乘之提谓经,使闻者得大乘之益,称曰乳中杀人,以為不定教之相。乳中杀人者,谓乳中置毒,毒气发,能毒人,此取涅槃经之喻也。毒,即实相之理。法华玄义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法华涅槃时

台家五时之一。法华涅槃二经同為醍醐味,故合為一时也。见[五时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立教

古今诸师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门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释。法华玄义十列南叁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举古今之十家。华严大疏四叙二十餘家。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教相

教观二门之一。谓分别教义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叁时教乃至真言之显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义一上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见[教观]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方等时

台家所判五时之第叁。自成道已后十二年,于八年之间,说维摩经金光明经等之诸方等时期也。此诸经名為方等者,由于方等叁义中事方等之义。见[方等]各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禺中

巳时。即今之午前十时也。说文曰:「日在巳曰禺中。」天台取华严经日出叁照之文,配於五时教以第四之般若时定為禺中时之教。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日禹中

禺中者午前十时,巳时也。天台宗以之配於五时中之般若时。法华经科註曰:「如日禺中时。」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兼但对带

天台之名目。五时中,前四时之说相也。第一之华严时圆教兼别教而说,故云兼,第二之阿含时,但说藏教,故云但,第叁之方等时,藏通别圆之四教,彼此对望而说,故云对,第四之般若时,圆教挟对藏通别之叁而说,故云带。玄义一上曰:「当知华严兼,叁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五时

五时教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尽净虚融

谓般若经之所说也。彼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餘一法,悉皆是空,故谓為尽净。尽者悉皆之义,净者真空之意也。真空之中不留一切之情执,是清净之义也。虚融者,诸法既為真空而无自性,故虚通融鎔,同為一如。是為一代五时中第四时之说法,以遣荡二乘之法执,令终入於法华中道实相...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般若时

天台所立五时之一。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仪式

作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叁世诸佛说法仪式。」八教大意曰:「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判教

判释释迦一代之教相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是也。大乘之诸宗,各有教相之判释。法华玄义十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天台四教

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见[八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华严朝

佛成道最初说华严经,最后说涅槃经,因之称曰华严朝,涅槃夕等。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融通淘汰

台家所立五时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与一切之法皆為大乘融会,故曰融通。以空智之水,遣荡小乘之执情,故曰淘汰。四教仪集註上曰:「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訶衍,故曰融通。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四教五时

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十叁外道

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叁大自在天,以自在天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為生因者。五时外道,计时為生因者。六方外道,计方為生因者。七本际外道,计过去之初有本际,从此生万物者。八自然外道,计万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虚空外道,以虚空為生因者。十我外...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酪经

台家之教判,以华严等五时,配於乳等五味。第二时鹿园时之诸经,称為酪经。即一切之小乘经也。法华玄义二曰:「酪经一种因果,狭下短,但麤无妙。」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教跡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教迹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鹿苑时

台家所立五时之一,说叁藏教之时也。佛於菩提树下说华严经后,至波罗奈国之鹿野苑对五比丘说阿含经,是為小乘叁藏教之初。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生苏经

台家所立五时教中方等时之诸典也。是五时相生之次第,与生酥相当。法华玄义二曰:「生酥经则叁麤一妙。」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

般若之夕

依天台所立五时之释,则自第一时之华严经至第四时之般若经為化仪之方便说,第五时之法华经涅槃经為出世本怀之真实说,盖般若经為方便说之终,故曰般若之夕。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