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ṁvṛti,世俗諦之梵语,旧师译為世俗諦。玄奘译為隐显諦。义净译為覆俗諦。隐显者,隐真理而显事相之义。义林章二末曰:「此諦理应名隐显諦,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名名世俗諦,梵云叁佛栗底,故以义释名隐显諦。」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Abhayagiri,译曰无畏山,在锡兰古都阿[少/(兔-、)]罗阤补罗之伽蓝名。法显传记於狮子国条。今存锡兰。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三十二、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佛戒唯正是从。处贫穷困,为商赁担。过水边饭,群乌众噪,商人心惧,森然毛竖,菩萨笑之。饭已即去,还其本土,雇其婿直曰:“乌鸣尔笑,将有以乎!”答曰:“乌云:“彼...
《六度集经》 / 283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梵名Anurādha ura,锡兰之古都。在岛之北部。此地自佛教初传以来至西历第八世纪末,以為锡兰岛之首府,故关於佛教之遗物存者不少。塔园,无畏山塔,逝多林园Jetavanārāma及铜宫,其最着者也。其中以塔园為最古。此地东方有眉沙迦山者,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初在此地教化国王及其岛人...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梵名阿弥都檀那Amṛtodana,释种师子颊王之子,释尊之叔父也。父為师子颊王,诸经论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尼休罗,眾许摩訶帝经二以為星贺贺努。又其兄弟有异说,起世经十,起世因本经十,佛本行集经五,及智度论叁,以為有净饭等叁兄一妹。眾许摩訶帝经二,五分律十五,彰所...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Śāstā devamanuṣyānām,佛十号之一。译曰天人师。智度论二曰:「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少/(兔-、)]舍諵,言人。名天人教师。」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Manuṣya,摩[少/(兔-、)]沙之略。译曰人意。人类也。初為外道所言劫初魔女之名。祖庭事苑曰:「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小乘涅槃论云外道女人眷属,论师说(云云)。」见摩奴闍条。 又摩[少/(兔-、)]摩,或摩奴末那之略。见摩[少/(兔-、)]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智度论二曰:「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何為师?二诸比丘依何住?叁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法华文句记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私志记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后分、...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于是贤者舍利弗谓诸比丘言。诸贤者。佛说若诸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此谓何义。是说有缘。若见缘起无命非命为见法。见法无命非命为见佛。当随是慧。彼有二事见外缘起。有二事见内缘起。合为四。何谓二事见外缘起。为因相缚缘...
《了本生死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96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佛在阿[少/(兔-、)]夷城為房伽婆梵志说善宿比丘之事,且破关於世界创造之诸见。摄於长阿含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