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慈能与乐饶益。名之慈。慈缘不局。称为无量。悲慜救苦厄。名之为悲。喜庆彼得。名之为喜。舍能亡憎爱。心会平等。离前叁心。不着于相。名之为舍。无量之义皆如前释。
《法门名义集》 / 75字 / 1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横与竪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竪,不次第曰横,又亘於时间曰竪,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叁如来是横,修德叁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叁如来。」又选择决疑钞叁曰:「若横若竪,具足叁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叁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其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则為九十九义。加以总之一义,為总别一百义也。一总明告命,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諦听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门有总别之二,告命是总,后十门是别。叁总举有缘之类,若有眾生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為无见道,於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為解脱道,此二道称為真见道。次生后得智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道。此有叁心相见道,十六相见道之二。而真见道有无间解脱之二道,虽涉於多...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梁曇鸞就念佛者立叁不叁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叁信心不相续。是曰叁不。反之则曰叁信。净土论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叁者信心不相续,餘念间故。此叁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叁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捨无量心,如上叁心捨之而心不存着也。又怨亲平等,捨怨捨亲也。此四心普缘无量眾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相见道之中有二种:一、叁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叁心相见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叁、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见唯识论九等。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叁心具足之迴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叁种心,即便往生。何等為叁?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叁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於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慇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註曰:「肇曰:树心眾德深固,故难拔,...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