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条搜索结果

之窟宅,比丘多於山林巖窟坐禪。故有此名。涅槃经叁十曰:「如来今住於拘尸那城入大叁昧深禪窟,眾不见故,名入涅槃。师子吼言:如来何故入禪窟?善男子!為欲度脱诸眾生故,(中略)為令眾生尊重所闻禪法故,以是因缘入禪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常住不变之相也。一切世间之法无有相者。唯是涅槃之相也。 又(术语)入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我慢

又云慳执,於中所现种种之异境以為殊妙而取着也。大疏六曰:「若见异境界以為殊妙,而取着之,名為我慢,亦名慳执。」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千日光叁昧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共不

因明六不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喻,因而使宗不,谓之共不,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因而使宗不,谓之不共不。如声為常(宗),以所闻性故(因),如虚空(同喻),如瓶(异喻),是所闻性之因,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宗如何可决。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菩萨

菩萨既终叁大阿僧祇劫之行,尚修百大劫间可感叁十二相妙果之福业。其百大劫之间谓之住。住者,居住於六种之决也:一生於善趣,二生於贵家,叁六根具足,四生為男子,五得宿命通,六所作之善事坚固而不退屈。杀害此菩萨一者,则犯类似之五逆罪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首楞严

首楞严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聚之一。正聚也。叁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四禪八

四禪者,色界之四禪也,八者,色界之四禪与无色界之四无色也,对欲界之散而总谓之,重言之则如言诗书六经也。止观九曰:「四禪八,毘曇成实明之委细。」同辅行曰:「言四禪八者:四在八数,重兼列者。若色无色相对则色禪為禪,无色為。若总以上界望於下欲则上上二界俗...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种利益

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禪,则万缘俱息,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禪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禪,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於诸眾生,悉使安稳,...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散二心

心散心也。又修善散善之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识无边处

见[四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大寂

或曰大寂室叁昧。或曰大寂静妙叁摩地。如来所入之禪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叁昧或叁摩地,译為。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叁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自在所生色

五种法处摄色之一。在中自在变现出生之色体也。如入火而现火光,入水而现水。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所引色

又曰果色。為法处所生色之一。由力变出之色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