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条搜索结果

係念生愿

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愿。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闻我名号,係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学之一。禪之习学也。心治乱以发真智者。叁藏法数九曰:「者禪也,谓能摄散证神,见性悟道,故名学。」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圣无量寿决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台家所立化仪四教之一。如来以不思议之力,能令眾生,於说小乘中得大乘之益,於说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得益不同者,谓之不教。即同听异闻得益不同之教法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心别时念佛

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心见佛為目的。為欲叁昧发得,於此世拜佛身,故二七日,叁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场专心称名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正念与正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念总持。」註「肇曰:念正念,。」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即时入必

谓念佛行者,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入於必之位也。必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净土文类证卷曰:「烦恼成就凡夫生死罪浊群萌,获往相迴向心行,即时入大乘正聚之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离妄心妄想云寂。无量寿经上曰:「广普寂深入菩萨法藏。」净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广寂。」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地法

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叁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动,曰。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二修得之禪。生得之散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於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為叁摩地,以之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為,以之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禪者,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入正聚益

现生十种益之一。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表

对於散无表而言。入所得共戒之无表,与起无漏道所得道共戒之无表也。其无表假令入於无想,灭尽,无心之时亦尚相续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未至

又云未到。上界八地各有根本与近分,断欲界修惑所发之禪,為初禪之根本,乃至断无所有处修惑所得之禪,為非想处之根本。又伏欲界烦恼,发近似初禪根本之禪,為初禪之近分,乃至伏无所有处烦恼,发近似非想处根本之禪,為非想处之近分,如此八根本八近...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出禪也。观无量寿经曰:「出,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之时,忆持不捨。」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心叁昧

观佛叁昧之异名。一心称佛之名号曰口称叁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曰观佛叁昧,或心叁昧。观佛之目,对於口称之名号而言。心之称,对於口称之散业而言。此心口称之两叁昧,总為念佛叁昧。观念法门曰:「若得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