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修异类之行业也。俱舍论二十四,名有漏定与无漏定相杂而修,為杂修定。文曰:「如是有漏,中间剎那前后剎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又唐善导於往生净土之行,分别五种之正行与五种之杂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為正业,他為助业,念佛之一行,杂糅他之助业及杂行,名為杂业。修杂业,...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叁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叁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叁昧。大集经菩萨念佛叁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眾具,供施一切眾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叁昧宝王名字。」宝王论下曰:「法华叁昧者,念佛叁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為叁昧宝王,...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净土门所立叁缘之一。观经定善义曰:「眾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中略)眾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眾生,彼此叁业不相捨离,故名亲缘也。」见[叁缘]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一卷,唐善导着。卷首之题為观经阿弥陀佛相海叁昧功德法门一卷,卷末之题為观念阿弥陀佛相海叁昧功德门经一卷,明观佛叁昧念佛叁昧之法门者。五部九卷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对於轻声念佛而言,又名厉声念佛。即大声唱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经通赞疏中所谓「念佛有叁:一心念,心中繫念。二轻声念,為自耳所闻故。叁高声念」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又曰来迎引接愿,圣眾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诸圣眾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经之体也。谓一经所詮之主质。天台观经疏卷上,谓诸法实相為经之体,餘皆魔事,如诸星环北辰,万流宗於东海也。天台以前之诸师,不别经宗与经体。天台以体為一经之主,谓宗如辅臣。小乘经以叁法印為体。净土诸师以念佛為体。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至临终,往生之业事始成辨也。為报土往生之因之念佛,多念修习薰成至於临终,由平生多念之功而见佛往生也。往生之定者,谓為临终见佛之时也。对於平生业成而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亿佛土中能选择而立之本愿也。总為四十八愿(大阿弥陀為二十四愿),别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佛者,迴向其功德於净土,或迴向於死者也。亦谓念佛后所唱之迴向文。其文即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之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