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条搜索结果

谓发得体之无表色於自身也。由他授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為得。具叁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於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之法,然不通於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叁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波罗蜜教主

说梵网菩萨之卢舍那佛也。是為坐千叶莲花臺之报身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臺周匝千花上。」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四百

药师经说菩萨有四百,而不说其相。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不邪婬

之一。对在家之二眾禁止姦他妻等不正之婬事也,若為出家,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婬。如梵网经之十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自性定慧

定慧不离自性也。六祖坛经偈曰:「心地无非自性,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弥沙塞五分

一卷,宋佛陀什译。列举五分律之相者。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一不杀生,不杀生物也。二不偷盗,不取不与也。叁不邪婬,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语,不為无实之言也。五不饮酒,不饮酒也。此五者在家之人所持,男子谓之优婆塞,女子谓之优婆夷。大毘婆娑论名為五学处。大庄严经名曰五大施。俱舍论名曰近事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受离...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不自讚毁他

梵网经所说菩萨十之一,禁止讚自己德而诽毁他人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聚净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小乘

小乘律藏所说之律,有五具足等。具足中,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有叁百四十八条。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国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以成学,何则,此具足,虽為小乘律所说,然由大乘言之,则為所谓叁聚净中之摄律仪...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因缘经

鼻奈耶之异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小乘律。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秘密叁昧耶

略曰叁昧耶。又曰佛,一道,叁世无障碍,密教律之名也。叁昧耶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叁业平等不二、為之本义,故曰叁昧耶。异於显教之诸,故曰秘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憍慢不请法

四十八轻之第二十二。诫未有所解,憍慢不逊,恃自己之智力或地位权势财力等,反轻侮精通一切经律学德兼优之师家,不諮受法者。是為制乖於传化之益之。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但小乘不请於五夏之内,即為得罪,大乘则不问其时限。此虽与第六不供给请法相似,然彼制懈怠不请,...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仙

大仙所说之法也。大仙者,佛之称。毘婆尸佛经下曰:「释梵一切天,俱听大仙。」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无尽

梵网经说之十重禁也。见[十重]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