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於叁界,故名使。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九结之一。无明能繫缚人於叁界而不使出离,故谓之结。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起信论分无明為根本枝末之二、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叁细六麤之惑业,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於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执故也。根本无明一名无始无明,真言称之為无始间隔,台家号之為微细无明与障中无明,胜鬘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眾生,眠伏於第八识中,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住地惑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台家所立叁惑之一。為障覆中道之理之根本无明,别教之菩萨从初地断之,圆教之菩萨,从初住断之,而证中道之理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依起信论之意,则业转现之叁细為不相应无明,智相等之六麤為相应无明。叁细者未有心王心所之差别,至六麤始生心王与心所之差别也。起信论曰:「言相应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若依瑜伽唯识之意则意识為无明,与他之根本...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為最后品无明。七帖见闻七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见[无明]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薰习之一。见四薰习条。(CBETA註:疑為见[四熏习]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