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条搜索结果

地藏经科註

六卷,曇椉撰。师自撰缘起云:予自幼失奉严慈,既长游学,尤疏定省。后将迎侍,业已化去。临风徒戚,欲养奚徒。(中略)顾此圆经,寧容冷视。遂综品题而释题,仍辑科註以销句。大要显我佛之悲心,昭地藏之本愿。补法门之闕典,啟初学之孝思而已。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二双四重

真宗所立之教判也。难行道有竪出竪超之二重,竪出者自小乘至权大乘之法相叁论。歷劫修行之教法也。竪超者实大乘之真言法华华严等,即心是佛,即身成佛之教法也。又易行道有横出横超二重,横出者,生於化土之叁福九品之自力行法,观无量寿经之所明是也,横超者,生於报土之选择本愿...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药师经

有五译:一,题曰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一卷。二,宋慧简译,一卷,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叁,隋达摩笈多译,一卷,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四,唐玄奘译,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五,唐义净译,二卷,药师琉璃光七佛...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深秘阿闍梨

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日经疏叁曰:「乃至毘卢遮那以本愿故,住於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曼荼罗,是名深秘阿闍梨。」同十五曰:「当知此中蒙佛灌顶者,為深秘之佛,蒙世间人师之所授者,為显略阿闍梨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

新翻药师经,大业十二年十二月八日,沙门慧矩等六人,于东都洛水南上林园译出。此本最定,诸读诵者愿莫更疑,得罪不轻。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游行人间至毗舍离国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六千、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阿修罗、揵达婆、伽楼茶、...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 / 4803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4日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请说尊号,如来以利物之心盛陈功业;十二大愿彰因行之弘远,七宝庄严显果德之纯净;忆念称名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死更生,王者攘灾转祸为福;信是消百怪之神符,除九横之妙术矣。 昔宋孝武之世,...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 350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4日

本愿一实大道

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為归入於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二类各生

净土宗之一义。往生於弥陀之净土,不仅限於念佛之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名曰二类各生。盖弥陀本愿,其第十八愿,虽誓救济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愿,於修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藏教七阶

谓藏教菩萨修行之阶级有七阶也:一,观四諦之境而起四弘誓愿。二,於叁阿僧祇劫修六度之行,而得本愿满足。是為叁祇修六度。叁,於百劫中种诸相好,用百福德,成一相好,至叁十二相具足而得身庄严。是為百劫种相好。四,如世尊在因位时,多数之善根修行,六度相满。五,為补处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选择本愿念佛集

二卷,日本源空着。净土宗之典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五番相对

净土宗判正行与杂行之得失者。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谓「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叁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是也。亲疏对者,修正行者,其行体繫在弥陀,与彼佛甚亲昵,彼此叁业,互不捨离,故名為亲,修杂行者,其行体不繫於弥陀,彼此叁业...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本愿功德聚

由因位之本愿而於永劫积聚功德之佛也。谓阿弥陀佛。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存生

存生命也。地藏本愿经上曰:「菩萨之母存生,习何行业。」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二超

竪超横超也,圣道门之顿教,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教,谓之竪超。净土门之顿教,选择本愿之念佛,谓之横超。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本愿一实

如来之本愿,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叁本曰:「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念佛為本

往生极乐净土之业因,以弥陀本愿正定业之称名念佛一行為根本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阿弥陀之名号,以法藏菩萨之无生智所成,故為无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往生论讚下曰:「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叁有虚妄生也。」又曰:「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如来净华眾

往生论曰:「如来净华眾,正觉华化生,爱乐佛法味,禪叁昧為食。」弥陀如来之圣眾,悉於清净之莲华中化生,故云如来净华眾。其莲华為如来本愿成就而成正觉之结果,故云正觉华。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大悲代受苦

言菩萨之大悲心代眾生受地狱之苦也。请观音经曰:「眾生若闻名,离苦得解脱,亦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智度论四十九曰:「佛自说,本愿大心為眾生故,所谓為一一人故於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餘涅槃。」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心行不离

在於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者,行者之信也。於信之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离南无阿弥陀佛之行而无信,离信而无行。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源空

日本净土宗之开祖。初受台学,又受密教及圆顿大戒,后见善导观经疏,遂捨所习,专事念佛。撰撰择本愿念佛集。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本弘誓愿

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眾生也。见[本愿]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不果遂者愿

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也。係念净土,植诸德本,至心迴向之,则誓遂其愿望,必往生净土也。故名此愿為植诸德本愿,係念定生愿,至心迴向愿。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本愿正机

本愿标的之眾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於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眾生,為本愿之正机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选择集

选择本愿念佛集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真言八种义

一真如性一体之义。所谓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离言离相,言语道断,心行寂灭,本来净故也。二随想流出相成之义。以性净故,应化相应之义也。叁加被护念之义。以四种不可思议力故,所谓业力佛力真言力药力等护念成熟也。四随诸眾生所求不同之义。本愿如神药随服应念成就故也。五慈悲...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本愿叁心愿

见[叁心]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选择本愿

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亿佛土中能选择而立之本愿也。总為四十八愿(大阿弥陀為二十四愿),别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