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条搜索结果

佛垂般略说教诫经

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

《佛垂般略说教诫经》 / 2481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0日

譬之食。南本经四曰:「烦恼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缘,成食。」北本经曰:「饭。」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小乘二家

有部宗谓為本来实有。断烦恼时,起所谓离繫得之绳属之於行者之身也,成实宗谓為无法,生死因果之无,是也。大乘玄论叁曰:「小乘二师者,毘曇计无為為。是善是常本有,在烦恼外,断烦恼起得得之属於行者,成论明但是无法。」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為眾圣之所游,故譬之於宫殿。俱舍论叁十曰:「此宫一广道,千圣所游无我性。」同光记叁十曰:「大眾圣所居,名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之具名。玄义上曰:「毘婆沙云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大乘义章十八曰:「,此名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华严疏钞五十二曰:「那,入义。」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摩訶般

Mahā arinirvāṇa,旧译曰大灭度。新译曰大圆寂入。玄义上曰:「若具依梵本,应言摩訶般那,今翻為大灭度。」又曰:「大即法身,灭者即是解脱,度者即是摩訶般若。」华严大疏钞五十二曰:「摩呵般那,具翻為大圆寂入,谓那即入义,应迴在上。」见[大般]条。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佛说文殊师利般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上首者也;复有菩萨摩诃萨十六人等,贤劫千菩萨弥勒为上首;复有他方菩萨千二百人,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于后夜分,入于三昧,其三昧名一切光...

《佛说文殊师利般经》 /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 1798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佛入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娑罗林间。北首而卧。初入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哀懊恼。作如是言。世尊成就最胜无上十力。云何于今乃为羸弊无常气势微劣之所摧败。如来舍我入于寂灭。我从今日无归无依无覆无护。衰恼灾患一旦顿集。忧愁毒箭深入我心。密迹金刚作是语已恋慕世尊愁火...

《佛入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2641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之妙理,送人至於菩提,故譬之於风。经九曰:「是时忽遇大乘大风,随顺吹向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四种

法相宗所立,一本来自性清净,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為寂静,故名。二有餘依,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也。有餘依者,有漏之依身,对於所断之烦恼而谓為餘。虽餘此有漏之依身,而烦恼之障,...

《佛学大辞典》 / 488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文殊

文殊师利般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秦之道生,见略本之经(法显译之六卷本佛说大般泥洹经),发明佛身常经之义。闻者初不信之。及广本出,果然。时人称為圣。玄义上曰:「竺道生,时人呼為圣。」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见[食]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上流般

五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果]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

法华

台家五时之一。法华二经同為醍醐味,故合為一时也。见[五时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