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再参马祖之顷,祖见丈来。拈禪床角头拂子竪起。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掛拂子於旧处。侍立片时,祖曰:你已后将什麼為人?丈掛拂子於旧处。祖即振威一喝,丈大悟。后来谓黄檗云:我当时被马祖一喝,直得叁日耳聋。黄檗不觉悚然吐舌。见传灯录六,百丈传,会元叁大智章。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溈山五峰云巖,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溈山:併却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恐己后丧我儿孙。」见碧巖集第七十则。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机转之一语,谓发扬转翻心机之格外语句也。向於公案而吐意见时所说者。碧巖九十一则曰:「请禪客各下一转语。」传灯录百丈章曰:「黄檗曰:古人祇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昏晓两时鸣大鐘一百八声,自百丈之清规為始。后世略之,有唯於晓时鸣百八声者,有鸣於昏晓者。但元朝之晓,一般鸣一百八。是称讚百八尊之功德,又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之表示也。勅修清规曰:「大鐘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叁通,各...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物全然显出也。传灯录云门章曰:「问:树凋叶落时如何?师曰:体露金风。」传灯录古灵章曰:「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燿,迴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人人固有之佛性,灵灵照照,而放光明者。百丈禪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迴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见五灯会元叁百丈章。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禪宗五家之一。自曹溪之六祖慧能,歷南岳,马祖,百丈,黄檗,至临济之义玄,张一家,称為临济宗。即慧能六世之孙也。又临济六世孙為石霜之圆禪师。圆禪师之下分杨岐黄龙之二派。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谓旧里之人。百丈清规尊宿迁化条所谓:「勤旧,办事,乡人,法眷。」是也。其為首长者曰乡头,或曰乡长,列於末位之意曰乡末。又见百丈清规二及六,象器笺称呼门。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马大师与其弟子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麼?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麼处去?丈云:飞过去。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见碧巖五十叁则。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怀海禪师始立天下禪林之规式,谓之清规,即百丈清规也。后称曰古清规。其后一家之祖师各应时处而制寺规,皆谓之清规。清规者,清净之仪轨也,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眾,故名清规,我国有备用清规,勅修清规,日用清规等。日本有大鑑清规,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禪家以外道為野狐禪。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禪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百丈大智禪师,一老人听法,曰僧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禪。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汝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禪家取暖於炉边谓之向火。百丈清规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炉圈上,然后转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得拨火飞火灰,不得聚头说话,不得煨点心等物,不得炙鞋焙屩烘衣裳,不得搅起直裰露裤口,不得吐唾并弹垢腻於火内。」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传灯录曰:「百丈召溈山云:溈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华林曰:某甲忝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曰:若能下得一句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华林曰:不可唤作木[木突]也。百丈不肯。乃问祐师。师踢倒净瓶。百丈笑云:输却山子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潭州云巖寺曇晟,鐘陵建昌人,姓王氏,少出家,初参百丈海禪师,侍左右者二十年,未悟玄旨,百丈归寂后,謁药山,言下契会。唐会昌元年,六十而寂。见宋高僧传十一、传灯录十四、五灯会元五。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记经名之纸标。禪家每年啟建正月祝道场之前一日贴於大殿前者。勅修百丈清规第一曰:「啟建元先一日,堂司备榜,张於叁门之右及上殿经单,俱用黄纸书之。」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唐潭州溈山禪师,名灵祐,福州长谿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叁,游江西,参百丈海禪师,究明心法。往溈山搆梵宇。值武宗毁释,裹头隐於民。大中初,裴休请师还溈山。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禪会殊盛。敷扬宗教四十餘年。大中七年寂,寿八十叁。勅謚大圆禪...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作聻。詰问辞之餘声也。[口尔]亦同。诸录俗语解曰:「[斩/耳]亦作聻,正字通音儞,梵书聻為助语。如禪录云何故[斩/耳]未见桃花时[斩/耳],皆语餘声。」宗门统要七曰:「百丈夹起火曰:儞道无,这个聻。」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禪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达磨来梁隐居魏地,六祖相继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餘年,未有禪居。洪洲百丈大智禪师怀海始创意不拘大小乘,折中经中之法,以设制范堂布长床,為禪宴食息之具,高横椸架,置巾单瓶鉢之器。屏佛殿,建法堂,明佛祖亲自属授,当代為尊也。行普请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