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条搜索结果

波罗末陀

译曰第一义Paramārtha,智度论四十七曰:「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 又(人名)真諦叁藏之梵名。真諦,五代时西印度僧,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梁武帝时於宝云殿译经,遭乱西归,遇风漂还广州,译业无輟,讫陈泰建,译五十部。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如实论疏

一卷,真諦述。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俗妄真实宗

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小乘中说出世部等所立,言世间法為俗諦,出世间法為真諦。俗諦為妄,真諦為实者也。见五教章上。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论

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毘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叁、伊底呵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论,明二十五諦者。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者。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者。七、犍闥婆论,明音乐之法者。八、阿输论,明医方者。见百论疏...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信心為本

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為真俗二諦,即世出世二门,俗諦以王法為本,真諦以信心為本。盖真宗之意,以為眾生往生弥陀之净土,非由称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愿力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见真

以空慧彻见真諦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慧眼见真能度彼岸。」 又(人名)日本真宗之开祖亲鸞,謚曰见真大师。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空即是色

对於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此就五蕴而说有空不二之理者。色為色蕴,谓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质者。此色蕴為因缘所生之法,无有实性,则是色无异於空也。此实性虽空,然因缘所会之处有色相,是空无异...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旧论

真諦译之俱舍论,谓之旧俱舍或曰旧论。性相学者之称。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普法义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真諦译之广义法门经同经。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 《佛说普法义经》

生佛假名

曰眾生,曰佛陀,俗諦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諦觉悟上,无眾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第一义諦

二諦之一。对於世俗諦之称,又云真諦、圣諦、胜义諦、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諦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為圣者所见,故云圣,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显胜...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颇罗堕

Bharadvāja,又曰颇罗吒。婆罗门六姓之一姓也。本行集经四十曰:「颇罗吒,隋云重瞳。」法华文句叁曰:「颇罗堕此翻捷疾,亦云利根,亦云满语也。」法华义疏叁曰:「颇罗堕俗姓也。真諦叁藏云:翻為利根仙人,六姓婆罗门中一姓也。又翻為辩才,又翻為满,满正也。」法华玄讚二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世俗諦

法相宗所立四种之俗諦也。真諦亦立四种,合成八諦。见[諦]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两垢

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二真如也。自性清净之体,伏藏於烦恼之垢染,曰有垢真如,即在缠真如也。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覆於垢染,曰无垢真如,即出缠真如也。摄论谓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佛性论以在缠真如為有垢如,出缠真如為无垢如,染净两分之真如也。观经疏玄义分曰:「无尘...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瑜伽阿闍梨

Yogācārya,又称见諦阿闍梨。叁密相应,照见真諦之初地以上阿闍梨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实相

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為,真...

《佛学大辞典》 / 471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说四依

佛说法之四依也。依四种之密意而说法,真諦之摄论谓之四依,玄奘之摄论谓之四秘密。见[四秘密]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為俗諦,涅槃寂静之道理,名為真諦。见此諦理者為圣者,不然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諦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諦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為諦。」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信心正因

真宗又於前条。真諦门中分為二,谓之信心正因称名报恩。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王法為本

净土真宗就世出世立真假二諦。出世间之法為真諦门,真諦门以信心為本。又世间道為俗諦门,俗諦门以王法為本。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