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於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謁径山道钦禪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禪师。有鹊巢於侧,人又曰鹊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陈宣帝初赐南岳慧思以大禪师之号。见佛祖统纪南岳传。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色界之诸天,悉离婬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又作尼连禪那Nairañ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叁曰:「尼连禪河应云尼连禪那,或云熙连禪,此译云。尼者不也,连禪那者乐着也,名不乐着河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浮山远录曰:「公编禪家為九带集。」故山谷赠清隐禪隐师云:参得浮山九带禪。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新云四静虑天,修四种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也。分别之以受与观觉(新曰寻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就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有乐受而与叁识相应,且有觉观之二者。此地萨婆多部立梵眾梵辅之二天,经部与上座部,加大梵天為叁天(萨婆...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曇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报坐禪所悬之牌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报座禪时之板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斥教相区区闇於观道之禪师,谓為事相禪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禪师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一卷,天台智顗撰。一名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禪宗之一家。四家大乘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
禪宗与律宗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