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条搜索结果

爱润

人将死时,特起恩爱之烦恼以润业种,令生未来之苦果也。八十华严经叁十八曰:「业田爱润无明。」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谓白事而通达其志也。小补疑会曰:「,通作復。復,房六切。白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盖

盖即盖之义。有五法,能盖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二、瞋恚盖,於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叁、睡眠盖,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盖心性者。四、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五、疑法,於法犹豫而无决...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不见

一鱼不见水,鱼以水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叁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為烦恼无明所障,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理惑

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缠

於上八缠加忿之二為十缠,忿者对有情非情,使心愤发者。者隐藏自罪使不发露者。俱舍论二十一曰:「毘婆沙宗说缠有十,谓於前八更加忿。」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四种观行

此乃懺悔者,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為无明所,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叁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於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沈渊,遂难出脱,观為罪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烦恼业苦

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叁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叁法轮转而游,故谓之叁轮。亦曰叁道。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涅槃字义

前言涅槃為灭等者,是字释也,更有义释涅槃Nirvāna者。婆沙论二十八曰:「涅名稠林,槃名為出。出蕴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织,涅名為不,以不织故,名為涅槃。如有缕者便有所织,无则不然,如是若有业烦恼者便织生死,无学无有业烦恼,故不织生死,故名涅槃。復次槃名后有,涅...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七垢

一、欲垢,欲,即希求之义。垢者,尘也,污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若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名欲垢。 二、见垢,见者,执着分别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无执着分别之见;若生执着,是名见垢。 叁、疑垢,疑者,迷惑不了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若或疑惑为功德耶...

《三藏法数》 / 322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袍裳

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為祇支(左右衣),与肩衣(右胃衣)之二物,来支那合此二物。加袗袖,称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语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离而着為袍服,上下缀一為直裰。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俗諦

世俗諦,新曰俗諦。真之义,真理之世俗事相也。寄归传四曰:「俗諦者,旧云世俗諦,义不尽也。意道俗事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真,名為俗矣。此据即俗,名為俗,或可但云真諦諦。」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香尘

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為污人之情识而真性者,故斥之曰尘。香者六尘之一。叁藏法数二十八曰:「尘即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露。(中略)旃檀沈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爱水

自爱欲之情流出之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中略)心着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又爱欲之烦恼,能润业而引未来之果,故譬之以水。八十华严经叁十七曰:「业為田,识為种,无明闇,爱水為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无明惑

台家所立叁惑之一。為障中道之理之根本无明,别教之菩萨从初地断之,圆教之菩萨,从初住断之,而证中道之理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六种俱生惑

百法明论所记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之六烦恼也,此六者皆為俱生之惑。同解上曰:「此六即俱生,若开恶见法十,即分别惑也。又十惑中瞋唯不善,餘九皆通有不善。」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六蔽

蔽者蔽之义,净心者有六种。一慳贪,布施而使不生。二破戒,戒行而使不生。叁瞋恚,忍辱而使不生。四怜念,精进而使不生。五散乱,禪定而使不生者。六愚痴,智慧而使不生。见智度论叁十叁,止观八之二。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违他顺自

对於违自顺他而言。谓违背他性而随顺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论义记卷中解心生灭门之下,就随缘真如与成事无明,论其各有此义。随缘真如之违他,谓真如反对他,无明妄染,显现自家之德也。顺自者,谓真如随顺自家之本性,内自重於无明,令起净用也。是即还灭门之意。成事无明之违他,谓...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十叁资具

一、僧伽胝Saṁghāti,译云重复衣。二、嗢咀囉僧伽Uttarāsaṅga,译云上衣。叁、安咀婆娑Antarvāsa,译云下衣。此叁服皆名支伐罗Civara,北方诸人多名法衣為袈裟,即是赤色之义,律文中无此语。中方皆云支伐罗。四、尼师但娜Niṣidana,卧坐具也。五、泥伐散娜Nivāsana,裙也。六、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两垢

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二真如也。自性清净之体,伏藏於烦恼之垢染,曰有垢真如,即在缠真如也。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於垢染,曰无垢真如,即出缠真如也。摄论谓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佛性论以在缠真如為有垢如,出缠真如為无垢如,染净两分之真如也。观经疏玄义分曰:「无尘...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世俗諦

慈恩谓為世俗諦。义净谓為俗諦。皆為於胜义諦之称。单曰世諦或俗諦,亦同。世俗之道理也。寄归传四曰:「俗諦,旧云世俗諦,义不尽也。意道:俗事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盖真名為俗矣。此据即是俗,名為俗,或可但云真諦諦。」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象牙华

谚言象闻雷则牙上生华。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华。若无雷震,则华不生,亦无名字。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烦恼所,不可得见。是故我说。眾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如象牙华。」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慳心

六蔽心之一。慳贪之惑,心為蔽,不行布施也。见智度论叁十叁,叁藏法数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愚惑

心愚而迷於理者。无量寿经下曰:「愚惑所,不能深思熟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恐名誉之欲堕,隐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