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条搜索结果

叁佛

法佛报佛化佛也。即叁佛菩提等。 又太平之佛鑑禪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禪师清远,天寧之佛果禪师克勤。此叁师為杨岐派第叁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称為杨岐之叁佛,又名演门之叁杰。释门正统叁曰:「杨岐叁佛最為竞爽。」佛祖通载叁一曰:「演门二勤一远,声价籍甚,丛林谓之叁杰。」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玄朗

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浙江东阳县治),傅大士六代孙也。字慧明,号左溪。九岁出家,如意元年,蒙勅度,配住东阳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师,受具足戒,寻学律仪。又博究经论,精通涅槃,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断有不允当者。往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禪师共商榷禪要,然...

《佛学大辞典》 / 356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神明

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爱重至德。」药师经曰:「解奏神明,呼诸魍魎。」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当以神明為证。」又言眾生之识性。释门归敬仪中曰:「开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清规

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怀海禪师始立天下禪林之规式,谓之清规,即百丈清规也。后称曰古清规。其后一家之祖师各应时处而制寺规,皆谓之清规。清规者,清净之仪轨也,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眾,故名清规,我国有备用清规,勅修清规,日用清规等。日本有大鑑清规,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迷倒

迷心转倒事理也。唐华严经四十九曰:「菩萨离迷倒。」有部毘奈耶四十七曰:「遂使心迷倒。」释门归敬仪上曰:「识心迷倒,叁毒常缠。」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壜,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為庄严。其七宝壜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毘奈耶杂事...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天宫宝藏

经藏之异名。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之处,收藏一切经,谓之天宫。佛灭后,法藏渐隐没於二处:一天宫,一龙宫。释门正统叁曰:「今称龙宫海藏者,乃约龙树入海而言。又称天宫宝藏者,乃附慈氏居处而说。」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徧吉

普贤菩萨之异译。普為徧,贤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癩风病,来至徧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归。」释门正统叁曰:「妙德现於清凉,徧吉彰於岷峨。」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迦叶擎拳

释门正统叁曰:「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阿难合掌,是佛堂弟,理非异仪。迦叶擎拳本外道种,且附本习,以威来象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大士

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於凡夫而称為大。又,士者事也,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顏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顏渊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传。法...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感通传

外题道宣律师感通录。内题宣律师感天侍传。因之一名感通传,又云感通录,又曰律相感通传。一卷。记道宣师,感天人来降,付与戒律事相问答者。案一卷之传录,盖记感通一部分者歟。然据释门正统八谓「又言此土雪踪,西天圣迹。计有叁千八百餘条。随问随录。為感通传」,所录不止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行厕

身之不净,譬如受屎之厕。金光明经四曰:「是身不坚,无所利益。可恶如贼,犹若行厕。」释门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百六十会

或曰叁百会,禪家诸师言佛於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巖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叁十六十会开谈顿渐权实,谓之一代时教。」释门正统曰:「金口宣扬五十年正教,阿难结集叁百会之真詮。」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香篆

以香造篆文点之以火而测时者。后唯為闻香烧於饮席或佛前。谷响集七曰:「洪芻香谱云: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烧一昼夜。」释门正统叁曰:「后又有以盘摹香篆号无声漏者,缔创若易。而久久之后,末香有燥湿,山童有勤惰,岂若壶更之罕失乎?」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捕鼠

毁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经指鸟鼠僧之譬喻。见[鸟鼠僧]条。释门归敬仪曰:「捕鼠之证,频繁於胸臆。」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宝林传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建康沙门慧炬与天竺叁藏胜持编禪宗诸祖传法之讖记及宗师之机缘,名為宝林传(稽古略叁),如七佛之说偈,世尊之拈华,皆宝林之捏造也。而传灯广灯等诸录皆因袭之以為口实。释门正统四曰:「德宗之末,乃有金陵沙六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至与僧传所记,如皂白...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捨筏

正法譬之筏,教佛筏之应捨,言正法尚应捨,况非法乎。释门归敬仪中曰:「经有捨筏之喻。」见[筏喻]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金人

黄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属造之佛像也。僧史略上曰:「案释老志曰:释氏之学,闻於前汉。武帝元狩年中,霍去病获毘邪王金人。帝以為大神,列甘泉宫,烧香跪拜,此佛法流传之始也。」瑯琊代醉编叁十一曰:「汉武故事云: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眾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长跪

两膝据地,两脛上空,两足指头柱地,挺身而立,经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眾长跪,以女子体弱,长跪较互跪為易也。释门归敬仪下曰:「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据地,两脛翘空,两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归传一曰:「言长跪...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河沙

恒河沙之略。天竺恒河之沙,譬数之多也。释门正统八曰:「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是金仙氏长生也。」圆觉经曰:「若化河沙眾,皆得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鎧庵

吴克己,字復之,号鎧庵。幼颖悟,学无所不通。忽患目疾,以人劝念圆通道大土之号,使癒。於是深信佛法,读楞严至空生心内犹云点太清,豁然发蒙。尝读宗镜录。宝积曰:此书无规矩,不如读止观。日夜使悟境观二字。果有悟人。嘉定七年冬,终於宝山。以僧礼荼毘。寿七十五。所着有法...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生佛

生活之佛也。释门正统叁曰:「时优填王,不堪恋慕,铸金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 又(杂语)眾生与佛陀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倒我

我无实体,思有我者,為颠倒之妄见,故云倒我。四颠倒之一。释门归敬仪中曰:「凡怀遵承倒我,我我因循,何由得觉?」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猪头和尚

禪师之头面似猪,故世人称為猪头和尚。释门正统四曰:「宋真宗皇帝景德叁年。猪头和尚志蒙显化衢婺二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遍吉

普贤菩萨之异译。普為徧,贤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癩风病,来至徧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归。」释门正统叁曰:「妙德现於清凉,徧吉彰於岷峨。」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灵像

神佛之形像,雕刻图画者,灵者以名灵验之德。释门归敬仪中曰:「諦惟形聚,但见尘丛,举目澄清,无非灵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心尘

谓烦恼也。烦恼污心性故名尘。 又(术语)心上之尘垢,即烦恼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若彼心尘,使性知谁不无。」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登住

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於别教菩萨十地之位,圆教之菩萨,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断惑证理,别教之菩萨,於登地以后成之。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义天

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又十住等之菩萨,名為义天,四天之一。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訶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又高...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耳圆通

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证圆通也。鎧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叁引之)。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年忌

人亡后叁年等修佛事追荐其人谓之年忌,又云年迴。盖佛教弔祭亡者止於中阴七七日也(大灌顶经梵网经等)。故支那称為累七斋又称七七斋。每七日修斋会也(释氏要览下),然百日已后之佛事,於佛教无本据,其中百日与一周忌叁年忌依支那之儒礼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叁年...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瘞钱

瘞於葬处之钱也。释门正统四曰:「唐王岐传云:玄宗时,岐為祖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覡。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俚俗,稍以纸寓钱為鬼事,至是岐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於汉世之瘞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岐始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香火

烧香灯火。人奉於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火之严,於今為盛。」唐高僧传一曰:「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粥之时

明相现而得见手中文以来可食之。见[开斋]条。释门正统叁曰:「粥则见於手中文,斋则过午不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禪静

梵语禪那Dhyā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或乐禪静者,则以礼拜為麤疏。」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下尘

下界之尘境,恶道也。释门归敬仪曰:「生身不徒委於下尘。」同通真记上曰:「下界恶道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信首

佛法以信為最初,故谓之信首。释门归敬仪上曰:「宜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妄执

虚妄之执念也。又执着虚妄之法也,把而不离曰执。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捨。」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九莲

九品之莲臺。谓弥陀之净土也。见[九品]条。释门正统八曰:「修叁福业,想像九莲。」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画瓶

譬人身為盛粪秽画瓶也。菩萨处胎经一曰:「如画瓶盛粪。」释门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坏器。」道真记中曰:「次喻出大丈夫论。彼云:画瓶满粪秽,外饰若汝憎,此身臭秽满,云何汝不厌?」(语法偈颂也。今检丈夫论无此文)。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德士

僧之异名。释门正统四曰:「唐宣和元年,詔革释氏為金仙,菩萨為大士,僧為德士。」宋费袞梁谿漫志曰:宣和庚子,改僧為德士。饶德操已為僧,因作改德士颂。末二首云:衲子纷纷恼不禁,倚松传与法安心。缾盘釵釧形虽异,还我从来一色金。小年曾着书生帽,老大当簪德士冠。此身无我...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俗流

世俗之流类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自揣形服,都非俗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姑苏

姑苏开上人。传记不详。释门正统叁曰:「襄阳啖蛤,姑苏饵虾。」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白毫之赐

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於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终不念衣食所须,所以者何?如来福藏无量无尽。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理事

道理与事相也,是配於真俗,理為真諦,事為俗諦。释门归敬仪中曰:「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樝庵

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於樝木下,号為樝庵。拾薪汲水自炊,以安养為期。宋建中靖国元年寂,寿八十一。着大部借备捡四卷,笺雄四卷,助览四卷,或对四卷。见释门正统八。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白莲菜

宋高宗绍兴初,吴郡延祥院沙门茅子元,曾学於北禪梵法王会下。依倣天台,出圆融四土图,晨朝礼懺文,偈歌四句,佛念五声,劝诸男女,同修净业,称為白莲导师。号其徒曰白莲菜(但喫菜不茹肉,故曰菜),亦曰茹茅闍梨菜。护生之一戒最谨之。见释门正统四,佛祖统纪五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凡习

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凡习寄缘。」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释门正统

八卷,宋嘉熙年中良渚沙门宗鑑集。天台宗之记传史也。吴鎧庵居土草之,未竣而歿。其后鑑师增续旧史,准於史法而完成之,以证述释门正统,在台宗,对於禪家所谓传灯相承之诬罔。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苦阴

新译曰蕴。旧译曰阴。构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故云苦阴。见[阴]条。释门归敬仪上曰:「形则缚於俗习,苦阴常缠。」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外尘

尘者六尘。六根所对之事物。凡夫以為此六尘在於心外,故曰外尘。六祖坛经曰:「分别一切法,為外尘相。」释门归敬仪曰:「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迷执,尘為识外。」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灌顶国师

唐金刚智叁藏,所至必行结坛灌顶。寂后謚曰灌顶国师。见释门正统纪八。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仁祠

佛寺也。佛祖统纪叁十五曰:「詔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释门正统叁曰:「精舍所踞,号曰仁祠。」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胡道人

谓印度之僧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香口比丘

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释门归敬仪曰:「香口比丘,报由叹佛。正业所感,為人所名。」智度论十一曰:「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虽未见道,於佛法中少有信乐。日日请诸比丘入宫供养,日日次第留法师使说法。有一年少法师,聪明端正。次应说法,而在王边坐。口有异香...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法四依

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於实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於法,则亦捨而不可依,况餘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叁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為了...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骆驼坐

两膝并立而蹲踞也。行事钞下叁之四曰:「僧祇不得作骆驼坐,应加趺坐。」资持记曰:「骆驼,谓两膝柱地。」释门归敬仪下曰:「两膝道坐者,经中名為骆驼坐也。」同通真记曰:「两膝并坐者,谓竪两膝以尻蹲居,经中斥為骆驼坐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贪瞋

叁毒中之二毒,贪欲与瞋恚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贪瞋一发,业构叁涂。」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文殊為释迦胁侍

文殊与普贤為两胁侍,文殊為左之侍者。净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释门正统曰:「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是由胜劣之次第,故文殊為左(即上),普贤為右(即下)也,若依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门时则普贤当在左文殊当在右。以文殊司诸佛之智德,...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法域

犹曰法性土。即涅槃之境界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泥洹法域,入有多门。」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