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条搜索结果

焰摩天曼荼罗

以焰魔天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為焰魔后二人,右着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坐於床上,右為司命,持简与笔而跏坐,右见司录卷子。又同左侧為拏吉尼,裸形持囊,左為遮文荼,坐马头形之莲叶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凭机执笔...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弹宅迦林

為弹宅迦王所领有,故曰弹宅迦林。昔有人名摩灯伽。得五通,入山禪坐。其妻有容色,侍奉食。弹宅迦王游行入山,将妻还。曰:既离欲,何用妻為?大忿,雨大石,压杀国王及国人。弹宅迦林遂為空墟。见二十唯识述记下,饰宗记叁末。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婆罗门

又曰半天婆罗门。鬼趣之一也。释门正统四曰:「旷野鬼并訶利帝母為佛弟子,每食必出生饭者是也。所谓焰口鬼及婆罗门者為佛弟子,至心所辨斛食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迦毘罗

Ka 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毘梨,劫毘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諦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毘罗,此云黄头,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毘罗,此云赤色,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人...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天

者:一、迦毘罗,数论之祖也。二、鵂鶹,胜论之祖也。叁、勒沙婆,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毘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鵂鶹;叁、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叁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叁外道

即百论所说之叁也。止观十上举此叁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毘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佉外道,计因中无果。叁勒沙婆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道之高德者為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為五通。又称佛亦曰大。大日经疏六曰:「持明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楞伽经四曰:「大慧!...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劫比罗

Ka ila,旧称迦毘罗。译曰黄赤,黄头。见[迦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為,佛子為中之极尊,故称為大。涅槃经称佛為大,仁王经,称缘觉為大,涅槃经二曰:「大入涅槃,佛日坠於地。」仁王经上曰:「大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号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阐陀

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见[车匿]条。 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阐陀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等说偈名首卢迦。」 又婆罗门读诵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鞞陀书,后於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鸡胤部

Gokulika(Kaukkutika),小乘二十部之一。又曰灰山住部,窟居部,高拘梨訶部。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眾部中分出者。主张过未无体论。且以论為主,以经律為应於机类之方便而轻视之。宗轮论述记曰:「憍矩胝部,此婆罗门姓也,此云鸡胤。上古有,贪欲所逼,遂染一鸡。后所生族,因...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迦利

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諍,恶生。西域记叁曰:「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於此為羯利王(唐言斗諍,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叁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论中作迦蓝浮王,皆讹...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迦叶

又作迦摄。Kāśya a,迦叶波,迦摄波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波,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訶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条。 又(天...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火聚

位於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北方毘沙门天之上。青轨称之為成就明。古来谓為火聚。坐於外金刚部院莲华上者,惟梵天与此而已。肉色,右剑,左拳置腰,有火炎,坐莲上,女一人侍。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忍辱

释迦如来,於因位為忍辱,修忍辱之行,為歌利王支分其身。证道歌曰:「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為忍辱。」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地行

之一。以药饵得长寿,行动地上未得飞行者。楞严经八曰:「彼诸眾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六十八大

一頞瑟吒迦大,二婆莫迦大,叁婆摩提婆大,四摩唎支大,五鉢利拏摩大,六末建提也大,七安隐知识大,八婆斯瑟佗大,九跋弥迦大,十迦摄波大, 十一老迦摄波大,十二毗栗咎大,十叁鸯祇罗大,十四鸯祇洛迦大,十五鸯祇刺四大,十六有相分大,十七...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黄头大士

佛生於迦毘罗城。迦毘罗者,黄色之义。此处本為黄头人之住处,因得迦毘罗之名,今以昔之黄头拟谓為黄头。名义集叁曰:「迦毘罗,此云黄色。上古有,曰黄头。依此修道。」祖英集上曰:「黄头碧眼知未知。」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鵂鶹化石

止观私记十曰:「真諦云:休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人皆称入涅槃。」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伽罗陀

菩萨之位名。译曰度边地。罗什译之仁王经下曰:「以六阿僧祇劫,集无量明波罗蜜故,入伽罗陀位,无相行,受持一切法。」吉藏疏五曰:「入伽罗陀者,此云度边地也。」 又(地名)Kharādīya,伽罗陀又作佉罗陀、佉罗帝耶、佉罗提耶,山名,译曰骡林山。十宝山之一,又七金山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私

又作阿夷,阿私陀,阿斯陀Asita等。译曰无比端正。名义集二曰:「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有二人:一人於过去世為释尊说法华经者。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一人為释尊生於净饭王宫时相之者。见因果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甘蔗

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王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底哩

Atri,天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眾。秘藏记末曰:「阿底哩,左手水瓶,右手覆身。」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摩蹬伽

往昔有人名摩蹬伽,形极丑陋,修得五通,坐禪於山中。有婬女触王怒被驱出,入山见人。念我今被驱出,是不祥事。若还此不祥,我当吉祥。乃取粪汁洗灌人,人忍受不生瞋恨,婬女后还為王所宠。又有一国师亦哀恼,婬女语曰:以不吉祥还,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復...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瞿曇

过去世之大名。甘蔗王依此生出,如上所引十二游经。密教谓為火天之眷属,六火天之一。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氏多

又曰阿嗜多,阿私陀。见[阿私]条。 又阿逸多之新称。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善相婆罗门

相悉达太子之人名。即阿私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六论

外道六种之论也。婆藪盘豆法师传曰:「四皮陀六论。」百论疏上之下曰:「六论者:一式叉(Śikṣā)论,释六十四能法。二毘伽罗(Vyākaraṇa)论,释诸音声法。叁柯刺波(Kal a)论,释诸天上古以来因缘名字。四竪底沙(Jyotiṣa)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法。五阐陀(Chandas)论,释...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摩訶目犍连

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竭多

有通力,停十二年恒河之水置於耳孔之中。见涅槃经叁十九。梵Agastya。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天人与神也。理趣分述讚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大日经疏二曰:「天谓诸五通神。」法华懺法曰:「菩萨声闻缘觉眾,及一切天。」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诣罗

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眾。秘藏记末曰:「阿诣罗,赤肉色。在天后傍,持莲华,上有瓶。」净严云与[央/瓦]伽罗和Aṅgiras同。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饮光

上古有人名饮光。见[饮光]项。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梵语曰哩始,Ṛṣi长寿不死之称,总名行者。佛為长寿不死,故亦名。十二礼曰:「阿弥陀两足尊。」梵语杂名曰:「哩始。」名义集上曰:「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佛於中最尊上,故名大。」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与[地行]条。又,喻安乐也。五代史,张筠居洛阳,拥其貲,以酒色声伎自娱足者十餘年,人谓之地。此类人得此称者甚多。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天叁

中论列二天。百论列二天叁。合之则為二天叁。二天者,摩醯首罗天与毘纽天也。叁者第一迦毘罗,為数论外道,第二优楼僧佉,為胜论外道,第叁勒沙婆,為苦行外道也。辅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叁。」中论一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百论...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佛之德号。佛是人中之也。涅槃经二曰:「远离於人,永无有救护。」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持剑明

咒剑而作成就,剑现光焰,得变身而成持明,飞腾於虚空,是名持剑明。见圣迦抳金刚童子仪轨上。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山王

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佛说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提迦城昆左迦精舍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起如是念:“我佛世尊,先说所有诸方诸国,及诸城隍,所谓:盎誐国、摩伽陀国、迦尸国、憍萨罗国、蜜𡁠沙国、大力士国、奔拏国、苏摩国、阿说迦国、嚩帝国、俱噜国、半左国、嚩蹉国、戍啰西那国...

《人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349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金刚

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卷,天亲菩萨之弟子金刚菩萨着。释天亲之金刚般若论。於藏外行之。玄义私记五本曰:「诸师不用此论,慈恩云:非真圣教。」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没特伽罗子

Maudgalyāyana utra,又作没刀伽罗子。没特伽罗者,译言取绿豆,取胡豆,採菽等姓也。上古有,取绿豆而食,此种,云没特伽罗。依没特伽罗姓之母而生,故曰没特伽罗子。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之比丘是也。旧称目犍连,见[摩訶目犍连]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释迦异名

华严经十二曰:「文殊承佛力言:诸佛子!如来於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中略)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或名毘卢遮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门,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眾生各各知见。」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鹿王

鹿栖於山,故曰。超绝於同类中,故曰王。佛叁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於鹿王之膊。往生要集上末曰:「鹿王之膊,千辐轮之跌。」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第七

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唐译华严经十二曰:「如来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一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或名毘卢舍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增一阿含序品曰:「自归能仁第七,...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