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图置释迦於第二院,经轨置於第叁院。
是经轨依大日经具缘品所云:
次往第二院,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
之文。然据阿闍梨之说,则若依自内向外之次第,文殊院应為第二重,释迦院(合外金刚部)应為第叁重。今释迦院為第二者,是示大智大悲次第故也。故作此曼陀罗,先作中胎并第一重。是為大日内证之智德故也。次越第二重而作第叁重之释迦院,是為大日外用之悲德故也。即大智大悲不二之次第也。次还作第二重之文殊院等,是兼悲智具二利故也。然则经文之第二院,依法门次第,释迦作第二番故云第二院,文殊作第叁番故云第叁院。是但為治慢法之人,特安密语耳。大日经疏五曰:
次往第二院画释迦牟尼。阿闍梨云:此中第二是隐密语耳,若从中向外当以释迦牟尼眷属為第叁院,今则以毘庐遮那法门眷属為第一,释迦牟尼眷属為第二。诸菩萨在悲智之间,上求下化故為第叁。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来密藏,為防诸慢法人不从师受者变乱经文,故须口传相付也。
同十二曰:
前曼荼罗中,云第二院置释迦,第叁院文殊师利。此文互也。由下先定中胎竟直向第叁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则是第叁重也。
又云:现图之苏悉地院,不载於经轨者,诸师合之於虚空藏院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