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

[ pǔ xián ]
类别 [ 菩萨 ]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示理智融通之义,又胎藏界之次第右莲左金也),此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叁昧与般若全者,即毘卢舍那法身佛也。华严一经之所明,归於此一佛二菩萨之法门,故称為华严叁圣。為一切行德之本体,故於华严之席说十大愿,又為诸法实相之理体,故於法华之席,誓於法华叁昧之道场自现其身。

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

普贤者,外国名叁曼多跋陀罗。叁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罗,此云贤也。此土亦名徧吉。徧犹是普,吉亦是贤也。(中略)註经解云:化无不周曰普,邻极亚圣称贤。

探玄记二曰:

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

大日经疏一曰:

普贤菩萨者,普是徧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徧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眾德,故以為名。

楞严经曰:

普贤菩萨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义立名。

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

晋华严经入法界品曰: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堂,与五百菩萨摩訶萨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為上首。

探玄记十八曰:

名中先标上首二人,以其是助化主故。释有叁义:一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也,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门也。二普贤叁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叁普贤明广大之义,文殊甚深之义,深广一对故。

浏览 482 / 《佛学大辞典》 / 2024年09月20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