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

[ yī chéng ]
类别 [ 术语 ]

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

法华经方便品曰: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

同品曰:

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

同品曰:

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

文句四上曰:

圆顿之教,為一佛乘。

胜鬘经曰:

一乘即是第一义乘。

胜鬘宝窟上本曰:

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為一。运用自在,目之為乘。

依法华论,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第十四名一乘经。起信论义记上曰:

乘者就喻為称,运载為功。

案方便品所说,即开会叁乘之别执,悉归趣於平等大会,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

盖大乘佛教中,所谓权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尔,五性各别之说。故其中定性二乘及无性,毕竟无由成佛。是故诸佛之法,自不可无叁乘之别。定性二乘,必由声闻缘觉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萨种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华等经,或说唯有一乘者,是引摄不定性者,不使堕於二乘地,进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来密意之说也。又以所趣之真如无差别,叁乘解脱等相等,故说為一乘耳。实则非无二叁之别也。如大乘庄严经论第五,摄大乘论释第十,广列十义或八义意趣而论之。是為所谓叁乘真实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经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张也。

至於实大乘则不然。盖其所立之说,一切眾生,本无五性之别,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说叁乘各别之法者,不过為对於权机假说之方便耳。此為所谓一乘真实叁乘方便之教旨,天台华严等宗家所主张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华经,主对於叁乘之人,说其教之所以方便,开会之,使归於一佛乘,华严经主对於十地之大菩萨,广说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贤首,分一乘而更论同教别教之二种。五十要问答上,谓「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

孔目章一,谓「一乘之义,分别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所说,方便乘有十义

云云。又五教章上,谓「一乘教义之分齐,开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

并广释述之。

今择要言之,则在同於叁乘而说一乘為同教,於叁乘全不共而别说一乘為别教。彼法华譬喻品所谓宅内所指之门外叁车,叁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是别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叁一不為别说。或谓一同於叁,或谓叁同於一,互相交参,是欲使成根欲性,进而入於华严别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叁种:

一、為存叁之一乘,所谓不破叁乘之疑执,亦不会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说為一乘。如摄大乘论之十义意趣是也。

二、為遮叁之一乘,会二乘之行果,遮叁乘之别执,而说為一乘。如法华之同教一乘是也。

叁、為直显之一乘,不对於二乘,故无可破,唯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之仪。如华严之别教一乘是也。

又若经五教而论之,则总有五种之一乘。一别教一乘,如华严是。二同教一乘,如法华是。叁绝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顿教。所谓绝想亡言之边,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终教。一性皆成之边,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摄论之十义意趣是。

浏览 1572 / 《佛学大辞典》 / 2024年11月2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