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类目 经书 / 著译 唐玄奘法师译 / 2022年07月14日 / 1261 浏览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亦称《大般若经》,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萨道,由唐朝玄奘法师译出,共600卷。“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慧到彼岸。

般若经有多种异译本,最著名的是由后秦译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年)译出的《大品般若经》和弘始十年(408年)的《小品般若经》,这两部经又题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唐朝玄奘从显庆五年(660年)至龙朔三年(663年)所译出的《大般若经》共计六百卷,分成九部、十六会,包括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讲法时的全部般若经。

《大般若经》中《初会》字数约355万字,分量占比最广,《第八会》《第十会》《第十三会》《第十四会》都不及1万字。全部十六会可以分为三大类。

前五会是第一类:前三会内容与古说的《大品》相同。四会与五会,是古说的《小品》。第一类内容都有共同的部分,是同一原本的分化。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应该是先有四、五会的《小品》,而后扩展为前三会的《大品》。

中五会为第二类: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经,从《天王般若经》至《理趣般若经》。

后六会为第三类:这是从般若法门的立场,分别阐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参考资料

目录
  • 大般若經第一會(上品般若):第1卷至第400卷
  • 大般若經第二三會(中品般若):第401卷至第537卷
  • 大般若經第四五會(小品般若):第538卷至第565卷
  • 大般若經第六會(天王般若):第566卷至第573卷
  • 大般若經第七會(文殊般若):第574卷至第575卷
  • 大般若經第八會(那伽室利般若):第576卷
  • 大般若經第九會(金剛般若經):第577卷
  • 大般若經第十會(理趣般若經):第578卷
  • 大般若經第十一至十六會(六分般若):第579卷至6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