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条搜索结果

金刚一乘甚深教

讚嘆真言之教法也。教法坚固,故曰金刚,為一切成佛之法,故曰一乘,秘密深奥,故曰甚深。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毘卢遮那叁摩地法曰:「演说如来叁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法宝所立五时教

唐法宝约於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叁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叁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着一乘佛性究竟论说之。唯此书今仅存第叁一卷,闕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详细。惟略见於五...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法华一实

法华经所明為一乘真实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一乘

华严宗所立也。一乘二种,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教义

教法之义理。五教章上曰:「海印叁昧一乘教义。」慈恩传九曰:「少来颇得专精教义。」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乐邦

安乐之邦土,称西方之极乐世界。天台观经疏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天照弥陀经疏序曰:「一乘极唱终归咸指於乐邦。」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智儼

华严二祖云华智儼法师,又号至相尊者。俗姓赵氏。生於开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时,祷於大藏前,抽得华严首卷。终日诵阅。遂往杜顺和尚所。侍听未久,尽得玄旨。尚以所集观法传与祖习,令其讲授。偶遇异僧谓曰:欲解华严一乘之宗者,十地中六相之义是也。静摄思之,当自知耳。因即淘研...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施开废

天台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发明施开废之叁义,因而述叁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实教之旨。佛於法华已前说叁乘教者,是為使入一乘法之方便而施设,故谓之為实施权,犹如莲华之為莲实而花也。次於法华经明前所述之叁乘教為方便,示為对於叁乘教之一乘之方便阶梯,此谓之开权显实,犹如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白毫

如来叁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大般若叁十一曰:「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覩罗绵,鲜白光净踰珂雪等,是叁十一。」嘉祥法华义疏叁曰:「智度论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长五尺...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后叁一乘

华严宗五教中后之终教,顿教,圆教叁教為一乘教。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显顿

开叁教之渐教,而显一乘之顿教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诸法实相异名

诸法实相,有种种之语。智度论叁十叁曰:「如法性实际,此叁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大乘玄论叁曰:「大圣随缘善巧於诸经中说名不同,故於涅槃经中名為佛性;则於华严名為法界;於胜鬘中名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叁昧;法华名為一道、一乘;大品名為般...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显密叁重配立

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叁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叁...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语,旧曰衍。新曰野那Yāna。乘者乘载之义,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有[一乘]之别。其中一乘有二种,二乘有二种,叁乘有叁种,四乘有四种,五乘有五种。各见本项。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方便品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名。说叁乘方便,一乘真实者,故名。又维摩经第二品之名。叙维摩居士以种种方便化益眾生,且以方便而现疾於毘耶离城,故名。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 《方便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六种叁宝

一、同体叁宝,即一体叁宝也。二、别相叁宝,即化相叁宝也。叁、一乘叁宝,究竟之法身為佛宝,一乘之法為法宝,一乘之菩萨眾為僧宝。胜鬘经,法华经等之意也。四、叁乘叁宝,為叁乘者所现之佛之叁身為佛宝,叁乘之法為法宝,叁乘之眾為僧宝。胜鬘经,摄论等之意也。五、真实叁宝,...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一乘

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於五教章。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妙法莲华

法华经中所说之法也。光宅谓妙法者,一乘之因一乘之果也,前十四品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為一乘之果。一乘之因果,对於叁乘之麤法而谓為妙法。莲华者譬也,莲华必华实同时而存,以表一乘之因果為同时也。天台谓妙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九界之十如為权。佛界之十如為实。此权实...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显性教

具名一乘显性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见[五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倒

凡夫二乘迷执之八种转倒也。常乐我净為凡夫之四倒,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為一乘之四倒。止观五曰:「止是净水,荡贪婬八倒。」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分相门

华严之贤首為明别教一乘,以分相门该摄门之二者,明叁乘与一乘之差别曰分相门,明叁乘是一乘曰该摄门,见五教章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出出世一乘

称讚唯佛一乘超出於二乘叁乘之出世间而言。五教章上曰:「四衢别授大白牛车者,此在出世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严经疏註

华严经论一卷,后魏灵辨造。华严游意一卷,隋吉藏撰。华严还源观科叁卷,隋吉藏撰。华严经合论一百叁十卷,唐李通玄造论,志寧釐经合论。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华严经决疑论四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骨目二卷,唐实叉难陀撰述。华严法界玄镜...

《佛学大辞典》 / 131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莲华叁喻

佛以莲华喻妙法称為妙法莲华经。天台以之為乘教权实之开废。以佛身本迹废立之深义為喻题。立迹门之叁喻与本门之叁喻。迹门之叁喻者,一為莲故华,是譬為实施权,如来於法华会坐,為显一乘之实,於尔前先说叁乘之权教也。二花开莲现,是譬开权显实,花开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正於法...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严一乘

一切眾生乘唯一道而尽成佛,是云一乘。法华经说此旨,谓之法华一乘,华严经说此理,谓之华严一乘。依华严宗之意,佛之说一乘,有种种。如楞伽胜鬘為绝想一乘,如法华涅槃為同教一乘,华严经為别教一乘。见五教章。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会二归一

会二乘而归於一乘也。叁车家就法华之说法而言。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晓公四教

海东元晓,立四教:一叁乘别教,如四諦缘起经等為声闻缘觉菩萨叁乘所共学,其中二乘又明法空,异於菩萨,故曰叁乘别教。二叁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為声缘菩叁乘所共学,其中皆说二空,故曰叁乘通教。叁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菩萨不与二乘共学,名為一乘,其中未显法之周徧圆融,...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实经

对於叁乘之权论,而一乘之诸经,谓之实经。法华文句记曰:「若将求灭权论,用释开会实经。」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绝对

独一之法,他不能对比者,是曰绝对,对於相对而言。教行信证二曰:「按本愿一乘海圆融满足极速无碍绝对不二之教也。」又曰:「金刚信心绝对不二之机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圆顿凡夫

足受圆顿一乘教法之利根凡夫。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分诸乘

融本末之体於同教一乘之体示有一乘,二乘,叁乘等诸乘教之法门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该摄

该罗差别,融摄於绝待也。对於分相而言。华严家谓叁乘一乘等差别之法,原不出别教一乘之外,悉為华严海中之波澜,故约於体,泯其差别相,该罗之而融摄於绝待之一也。出於五教章上。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正直

方正质直。离邪曲之心也。往生论註下曰:「正直曰方。(中略)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眾生心。」 又一乘成佛之法曰正直。见[正直捨方便]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捃拾教

於法华既开显一乘,后更说涅槃经而开显一乘,以捃拾法华之摄益所漏者,因而法华為大收,涅槃為捃收。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义湘

新罗人。唐总章二年,游中国,至长安终南山,随智儼,学华严经。时吉藏亦同学。交游研钻,深入玄微。归国阐扬华严一乘之宗风。年寿并缺。着有一乘法界图等。為海东华严之初祖。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极说

至极之说法。教行信证一曰:「一乘究竟之极说。」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该摄门

对於分相门而言。华严宗贤首之用语。一乘之外有叁乘,谓之分相门,论一乘之内该叁乘,谓之该摄门。五教章上之一曰:「就普贤门中。復作二门:一分相门,二该摄门。」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蜫虫作佛

依圆顿一乘之意,则谓昆虫亦尚作佛云。智度论九十叁曰:「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皆毕定,微细昆虫虽未有善心过尔所劫发心,后当作佛。(中略)如法华中说毕定,餘经说有退有不退。」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