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菩萨受界内之生,利益有情者,原用六道古业之种子也。大乘止观曰:「若作菩萨自在用时,以悲愿力故用彼古业种子,一时於六道中受无量身,教化眾生。」是台家一箇论目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就身语意之叁业言之,小乘俱舍之说,局於身语二业,有表业无表业(谓為表色无表色)。大乘法相之义,叁业皆有表业无表业。表者表示之义,身之表业者,他可见之动作。取捨屈伸等是也。语之表业者,他可闻之言语,名句文是也。意之表业者,起贪瞋等之念。意业虽不表示於他人,然犹於...
《佛学大辞典》 / 961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文句记十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恶之定业,虽必受苦果,若眾生之机,感佛菩萨為厚,则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释下曰:「心不犹豫能发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能转定业,疾证无上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有情流转之根本识也。依根本无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动作之念者。起信论曰:「一者名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然论中二样用之。一对於他之转识现识等,一对於分别事识即意识。因之前者当於阿赖耶识中之自体分,后者当於阿赖耶识全体。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眾生之叁业,与阿弥陀佛之叁业等,故為成就阿弥陀佛叁业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