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為真俗二諦,即世出世二门,俗諦以王法為本,真諦以信心為本。盖真宗之意,以為眾生往生弥陀之净土,非由称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愿力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二諦之一。对於世俗諦之称,又云真諦、圣諦、胜义諦、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諦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為圣者所见,故云圣,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显胜...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对於世间之称。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间,涅槃之法為出世间。即苦集二諦,世间也,灭道二諦,出世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起信论曰:「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胜鬘经曰:「世间出世间善法。」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断惑四因之一。依徧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諦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諦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諦理而至於徧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断惑四因之一。依徧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諦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諦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諦理而至於徧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叁论宗之语。於者所依之义。佛之说法為教諦,所依之二諦為於諦。是依中论诸佛依此二諦说法之文而立。二諦义上曰:「论云:诸法性空,世间颠倒,思有為世諦。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為第一义諦。诸佛依此二諦说法,(中略)今正此一句,明依二諦说法,所依是於諦,说法是教諦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慧心安於法,名為忍;於境决断,名為智。小乘有部之说,忍為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之观知,属於因;智為解脱道之观智,属於果。成实及大乘,忍智皆通。但就义而分之,则始观名忍,终成名智。俱舍论二十叁曰:「忍智者,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真俗為事理之异名,因缘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灭之理性曰真。故有空中或空假中之叁者為有,又以假為俗,空中為真。而是為相对之名,故依相对而生重生之真俗。遂至為世出世或在家出家之异名。见[二諦]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